[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加劲板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62928.1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2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领帅;林全忠;郑信杰;段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周婷;方秀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支撑 加劲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加劲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开挖土方形成开挖坑,浇注垫层,在支撑梁模具的下部内浇注混凝土;2)、往梁间区域内浇注流态固化土,直至流态固化土顶部到达加劲板的底部;流态固化土为固化剂、水以及颗粒土体搅拌而成,按照重量分数配比,固化剂包括水泥熟料5‑15份,建筑石膏12‑20份,矿渣微粉50‑70份,氧化铝粉2‑6份,硅酸钠粉5‑10份;3)、待流态固化土形成固化土层,布置加劲板模具;4)、往支撑梁模具的上部内以及加劲板模具内浇注混凝土,直至支撑梁模具内部的混凝土与加劲板模具内部的混凝土形成一体,支撑梁与加劲板形成一体式的梁板结构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基坑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加劲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增长,大型城市的可供建设用地越来越少,为促进地方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建设项目被启动。城市更新项目大多位于市中心片区的老旧住宅区或商业区,导致项目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因此,项目基坑工程所面对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基坑深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基坑周边距离市政道路,地下管线,建筑物的距离越来越小。这些都要求基坑工程严格控制其在开挖和施工期间的变形,进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扰动。因此,越来越多的基坑采用排桩配合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的方式。
排桩配合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是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桩作为支挡兼止水帷幕,在基坑内设置纵横向交叉的钢筋混凝土梁作为支撑梁,通常,为了后期施工方便,将第一层内支撑的局部或全部范围增设钢筋混凝土的加劲板,加劲板的板面与支撑梁的顶部齐平。这样,第一层支撑梁和加劲板共同形成较大面积梁板结构平台,该梁板结构平台可以作为后期的施工道路、材料加工场或材料堆场。
由于为了后期施工方便考虑,在第一道支撑梁的顶部增加了加劲板,这样,基坑内的支撑梁与加劲板共同形成梁板结构平台。
在实际施工中,按照如下施工步骤进行:
1)、将拟施工的支撑梁和加劲板范围开挖至支撑梁的底部;
2)、在支撑梁底部浇筑垫层,绑扎支撑梁的钢筋并支侧模;
3)、浇筑支撑梁混凝土至加劲板的底部,停止浇筑;
4)、在支撑梁之间的区域分层回填素土作为加劲板土模,分层夯实回填至加劲板的底部;
5)、修整整平回填土层的表面,并在回填土层的表面铺设土工布隔离层,然后,铺设木模板,绑扎加劲板钢筋,浇筑加劲板和两侧支撑梁混凝土面,形成梁板结构平台。
支撑梁之间回填的回填土层虽然经过分层回填夯实,但是,由于加劲板的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后强度仍旧较低,并且,回填土层无法仅仅通过夯实消除后期沉降。因此,回填土层常常在混凝土自重、施工扰动、浇水养护等因素作用下而产生沉降,进而导致尚未养护完成的加劲板发生沉降变形。
现有技术中,针对传统工艺的缺陷,目前的解决措施是预先起拱,即在回填回填土层后,将回填土层修整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在起拱后的回填土层上浇筑加劲板,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加劲板会由于回填土的沉降而缓慢沉降变形,最终形成接近水平的板面。
虽然对回回填土层的表面修整为拱形,可以解决部分因回填土层沉降而导致的加劲板养护期的沉降变形,但是在修整回填土层的起拱弧度时,弧度形状难以精确控制,并且,提前预留起拱弧度且沉降变形后的加劲板并不一定能刚好精确地保持预想的完全水平的形状,导致最终形成的加劲板的板面经常起伏不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加劲板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后形成的加劲板的板面起伏不平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加劲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2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