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觉识别的水上垃圾自动分类清理装置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5873.3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谭金铃;易锦常;林彰稳;苏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G06V20/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觉 识别 水上 垃圾 自动 分类 清理 装置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觉识别的水上垃圾自动分类清理装置及运行方法,它包括船体,船体包括收集腔和分拣腔两个空间;所述收集腔内部安装有用于对垃圾进行收集的收集装置;所述分拣腔内部安装有用于对垃圾进行分拣的总分拣机构;所述船体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整个船体行走和转向的驱动机构。本发明利用视觉识别技术可实现对水面垃圾的清洁,并且实现对所收集的水面垃圾自动分类,便于清洁人员在机器回收的过程中清洁垃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垃圾清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视觉识别的水上垃圾自动分类清理装置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域面积宽广的大国,水域覆盖面贯彻东西南北,但人均用水量不到世界平均的1/4,随着近些年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加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尤其是水上垃圾清理领域,近些年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水上机器投入河面垃圾清理领域使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了。
现有的水上清理机器无法满足国家所提倡的垃圾分类政策,收集的水上垃圾还需要依靠专门的清洁人员进行垃圾分类,现有的水上垃圾清理机器能耗大,噪音大,影响周围环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视觉识别的水上垃圾自动分类清理装置及运行方法,本发明利用视觉识别技术可实现对水面垃圾的清洁,并且实现对所收集的水面垃圾自动分类,便于清洁人员在机器回收的过程中清洁垃圾。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视觉识别的水上垃圾自动分类清理装置,它包括船体,船体包括收集腔和分拣腔两个空间;
所述收集腔内部安装有用于对垃圾进行收集的收集装置;
所述分拣腔内部安装有用于对垃圾进行分拣的总分拣机构;
所述船体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整个船体行走和转向的驱动机构。
所述船体包括设置在船体顶部的船载储存箱,船体的顶端头部固定有蓄电池,蓄电池的头部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摄像头;船体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船体的两侧通过固定扣固定安装有多个沉浮圈。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取料网和取料板;所述取料网为两张分别固定在船体收集腔的前端两侧,形成外宽内窄的收集区域,所述取料网的长度为船口的宽度的一半,由固定在船体上的舵机转动控制取料网对垃圾收集;
所述取料板的板面设置有漏洞,取料板的四角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取料板四周安装有一定高度的隔板,底板与第一推杆的顶端透过安装在弧形限位滑道中的第一卡块固定连接,所述取料板前端的同一水平面上的船体收集腔壁上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取料板在使用过程中由剪叉式升降机控制在水面以下。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向电机,驱动电机,涡旋,拨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拨片内部为中空结构,内部安装有传动杠杆,由杠杆轴固定连接拨片的内部两壁,其中所述杠杆轴穿插传动杠杆的中心,所述传动杠杆的两端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部分别带有滑动插销,其中第一推杆的底端与第一滑动插销固定连接,第二推杆的底端与第二滑动插销固定连接,所述拨片的顶端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向电机上;安装第一齿轮的底板上设有镂空圆形滑槽,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均穿过圆形滑槽。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船体下层的隔层中,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一连接轴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中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安装在第二连接轴端头的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头安装有涡旋,涡旋位于所述拨片的前端。
所述船载储存箱安装于所述船体的分拣腔内部,所述船载储存箱分为可回收垃圾储存箱,厨余垃圾储存箱,其他垃圾储存箱和有害垃圾储存箱;四个垃圾储存箱相互紧靠,垃圾储存箱的底板与第二推杆的顶端透过安装在底板弧型限位滑道中的第二卡块固定连接,垃圾储存箱的各个箱底都安装有重力传感器,在未分拣的时候,垃圾储存箱显现在船体的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5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