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5228.1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江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小平 |
主分类号: | G08G1/0968 | 分类号: | G08G1/0968;G08G1/052;G06V40/16;H04W4/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最优 路径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包括用户端、车辆端、软件端,所述用户端与车辆端、软件端电连接,所述用户端用于围绕用户进行相应操作,所述车辆端用于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识别获取,所述软件端用于进行软件层面的车辆、人员分析,所述用户端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数据上传模块、位置授权模块、自启动授权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数据上传模块电连接,所述位置授权模块与自启动授权模块电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所述数据上传模块用于上传驾驶员的信息,所述位置授权模块用于为驾驶员提供位置授权按钮,所述自启动授权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车辆自启动按钮,本发明,具有判断准确和综合考虑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径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出行时间是影响居民出行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而交通拥堵增加了出行时间,降低了居民的出行效率,从而影响居民出行满意度;交通拥堵可以分为常发拥堵和偶发拥堵,其中偶发拥堵具有随机性、非周期性等特点,其传播方向、传播范围、影响程度较难预测。
当前市面上的主流地图软件虽然可以具有避开拥堵路段的相应机制,但是其实现方法大多依靠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和用户上传路况信息,结合交通部门的数据进行路况信息的判断,而在用户拒绝授权设备的位置使用权限或未上传路况信息时,仅仅依靠交通部门的路况数据所判断的路况信息难以全面、实时地反馈当前交通拥堵状况,影响用户的出行质量。此外,当节假日期间车流量较大时,受限于每个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不同,驾驶习惯不好的驾驶员或事故发生率较高的驾驶员的起步时间会相对更久,导致车流出现较长时间缓行压力,造成拥堵,而地图导航软件对于这种潜在的拥堵因素无法及时察觉,对路况的判断会出现误差,虽然各大主流汽车生产厂家生产的汽车都选配有自适应巡航功能,但是在雨雪天气、雾天、连续弯道等情况下仍具有局限性,且对于旁车道的车辆变道行为难以识别,容易出现误判,因此,设计判断准确和综合考虑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包括用户端、车辆端、软件端,所述用户端与车辆端、软件端电连接,所述用户端用于围绕用户进行相应操作,所述车辆端用于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识别获取,所述软件端用于进行软件层面的车辆、人员分析,所述用户端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数据上传模块、位置授权模块、自启动授权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数据上传模块电连接,所述位置授权模块与自启动授权模块电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所述数据上传模块用于上传驾驶员的驾龄、事故次数,所述位置授权模块用于为驾驶员提供位置授权按钮,所述自启动授权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车辆自启动按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车辆端包括毫米波发射模块、光电传感器模块、数据接收模块、PID执行模块,所述毫米波发射模块、光电传感器模块与数据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与PID执行模块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发射模块用于向周围车辆发射多频率的毫米波,所述光电传感器模块用于识别车辆周围的车距,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驾驶员信息与车辆的运行信息,所述PID执行模块用于对车辆的ECU发出PID执行指令。
更具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软件端包括车流统计模块、路径规划模块、逻辑判断模块,所述车流统计模块、路径规划模块与逻辑判断模块电连接,所述车流统计模块用于根据驾驶员的目的地信息统计时段内道路上的车流信息,所述路径规划模块用于对路径进行统筹合理规划,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用于进行车辆的运行逻辑判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小平,未经江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5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