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5228.1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江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小平 |
主分类号: | G08G1/0968 | 分类号: | G08G1/0968;G08G1/052;G06V40/16;H04W4/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最优 路径 识别 系统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包括用户端、车辆端、软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与车辆端、软件端电连接,所述用户端用于围绕用户进行相应操作,所述车辆端用于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识别获取,所述软件端用于进行软件层面的车辆、人员分析,所述用户端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数据上传模块、位置授权模块、自启动授权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数据上传模块电连接,所述位置授权模块与自启动授权模块电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所述数据上传模块用于上传驾驶员的驾龄、事故次数,所述位置授权模块用于为驾驶员提供位置授权按钮,所述自启动授权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车辆自启动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端包括毫米波发射模块、光电传感器模块、数据接收模块、PID执行模块,所述毫米波发射模块、光电传感器模块与数据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与PID执行模块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发射模块用于向周围车辆发射多频率的毫米波,所述光电传感器模块用于识别车辆周围的车距,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驾驶员信息与车辆的运行信息,所述PID执行模块用于对车辆的ECU发出PID执行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端包括车流统计模块、路径规划模块、逻辑判断模块,所述车流统计模块、路径规划模块与逻辑判断模块电连接,所述车流统计模块用于根据驾驶员的目的地信息统计时段内道路上的车流信息,所述路径规划模块用于对路径进行统筹合理规划,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用于进行车辆的运行逻辑判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驾驶员上车开启车辆电源后,车辆端的人脸识别模块对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上传到云端;
步骤S2:进行比对后,将云端中对应的驾驶员信息下载到软件端,进行逻辑分析;
步骤S3:结合驾驶员信息与目的地所经道路信息对各个道路的车流进行预统计,并对驾驶员发出提醒;
步骤S4:用户授权自启动权限后,根据车上所安的物联网设备对车辆发出PID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驾驶员进入驾驶室,开启车辆电源后,置于车辆主驾驶室前方的人脸识别模块开始工作;
步骤S12:识别完成后,在云端进行检索,获取该驾驶员的驾驶期间平均时速与违章次数与发生事故次数总和n,并将数据发送到软件端进行计算;
步骤S13:用户输入目的地,并授权位置信息与车辆自启动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1:获取该驾驶员的历史平均时速
步骤S122:获取该驾驶员的历史最高时速vmax与最低匀速行驶时速vmin;
步骤S123:获取该驾驶员的历史事故次数与违章次数总和n;
步骤S124:计算该驾驶员在驾驶途中的稳定系数Q。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最优路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4中,驾驶员在驾驶途中的稳定系数Q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为违章次数与出事故次数之和与驾驶稳定性的转换系数,n越大,该驾驶员在驾驶途中的稳定性越差,最高时速与最低匀速行驶时速之差与平均时速的比值与驾驶员在驾驶途中的稳定系数成正比,该值越小,表示驾驶员驾驶车辆时速度变化越小,行驶越平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小平,未经江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52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