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自动贴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5192.7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0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邱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珊 |
主分类号: | B65C9/18 | 分类号: | B65C9/18;B65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组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自动贴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自动贴标装置。提供一种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自动贴标装置。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自动贴标装置,包括有放置架、传送带、第一安装板、第一驱动电机等,放置架顶部设有传送带,放置架顶部左侧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下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缓冲杆可一直抵住标签带,从而可使标签带在转动的过程中,标签带上的标签下部便会翘起,从而可使沾取板向右移动时粘上标签纸,如此即可自动进行电池组的贴标工作,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自动贴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自动贴标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节能环保,减少能源使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内都是采用电池组作为动力源,在电池组制造完成之后,为了知道电池组的相关信息,会在电池组上贴上标签。
现有的电池组自动贴标装置,包括有放置架、传送带、第一安装板、第一驱动电机、收卷轮、放出轮、第二安装板、第一转杆和缓冲杆,放置架顶部左侧设有传送带,第一安装板下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前侧滑动式设有收卷轮,第一安装板前部上侧放置有放出轮,放置架顶部中间后侧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上沿周向均匀滑动式设有四根缓冲杆,缓冲杆内侧与第一转杆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弹簧,将带有标签带的放出轮及对标签带进行收卷的收卷轮均安装好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工作便可使标签带被逐个放出,工作人员便可将标签带撕下贴合在传送带上进行运输的电池组上,如此较为便利,但该装置还需人工撕下标签进行贴合工作,自动化程度不高,由于电池组是批量制造的,数量非常多,所以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很大。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出一种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自动贴标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电池组是批量制造的,数量非常多,所以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很大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自动贴标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自动贴标装置,包括有放置架、传送带、第一安装板、第一驱动电机、收卷轮、放出轮、第二安装板、第一转杆、缓冲杆,放置架顶部设有传送带,放置架顶部左侧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下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前侧滑动式设有用于收卷标签带的收卷轮,第一安装板前部上侧放置有套有标签带的放出轮,放置架顶部中间后侧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上沿周向均匀滑动式设有四根缓冲杆,缓冲杆内侧与第一转杆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弹簧,还包括有压平机构、驱动机构和沾取机构,传送带顶部右后侧设有能够将标签带压平的压平机构,压平机构上设有驱动机构,压平机构上设有能够将标签带上的标签纸粘下的沾取机构。
进一步的是,压平机构包括有压平架、安装杆、第二转杆、压平板和第一压缩弹簧,传送带顶部右后侧前后对称设有压平架,压平架上部中间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前侧下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前部上下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两块用于将标签纸压平的压平板,压平板与第二转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是,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板、第三安装板、第二驱动电机和缺齿轮,压平架上部左右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内侧均设有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与第二转杆后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前侧设有缺齿轮。
进一步的是,沾取机构包括有第一滑杆、齿条、第二压缩弹簧、第二连接板、压杆、第三连接板和沾取板,前侧压平架上部滑动式设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底部设有齿条,第一滑杆右侧与前侧压平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齿条右端设有第二连接板,齿条右后侧设有压杆,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左侧转动式设有向右移动时能够带动标签纸向右移动的沾取板,沾取板前侧与第三连接板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珊,未经邱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5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