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锰硫比风电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41597.3 | 申请日: | 2022-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麻衡;王中学;张佩;倪凯;霍孝新;张长宏;何康;王腾飞;李文强;王磊;刘俊宝;刘超;种法国;吴秀军;吕霞;孙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C21D8/00;C22C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武玥;张红生 |
| 地址: | 27110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锰硫 风电用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锰硫比风电用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锰硫比风电用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0.12%≤C≤0.17%,0.20%≤Si≤0.50%,1.30%≤Mn≤1.65,0≤S≤0.012%,0≤P≤0.018%,0.010%≤Nb≤0.045%,0.010%≤Ti≤0.020%,0.020%≤Alt≤0.04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t为全铝,锰硫比>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锰硫比风电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锰硫比是指钢中锰和硫两种元素重量百分含量的比值。硫是一种有害元素,它在钢中以FeS和MnS的形态存在。当钢水凝固时,FeS和Fe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如果钢液中有氧,则硫的氧化物共晶会使其熔点更低。在连铸钢水冷却过程中,这种共晶体最后凝固、并呈网状薄膜在晶界处析出。这时由于坯壳外部的收缩力、钢水凝固过程的热应力以及坯壳受到的钢水静压力等作用,极易使晶界处出现裂纹缺陷,称为铸坯的“热裂”。由于锰和硫的亲和力较大,高熔点MnS的生成可取代FeS。这种取代是随着钢中Mn/S值的增大而增加。因此,为减少裂纹,保证铸坯质量,尽量消除FeS共晶体的影响,通常规定钢中锰硫比应大于20。
目前并未发现有高锰硫比风电用钢及其制备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锰硫比风电用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解决铸坯热脆现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锰硫比的风电用钢板,以及采用添加和控制各种合金元素,通过两阶段轧制+正火工艺,性能合格率达到100%且厚度规格为8mm-100mm的高锰硫比钢板,得到高锰硫比风电用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锰硫比风电用钢,所述高锰硫比风电用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0.12%≤C≤0.17%,0.20%≤Si≤0.50%,1.30%≤Mn≤1.65,0≤S≤0.012%,0≤P≤0.018%,0.010%≤Nb≤0.045%,0.010%≤Ti≤0.020%,0.020%≤Alt≤0.04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t为全铝。
本发明中锰硫比值>1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锰硫比风电用钢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将铁水脱硫;
(2)冶炼,将预处理后的铁水进行冶炼;
(3)精炼,分为LF精炼和RH精炼;
(4)连铸,采用全程保护浇铸;
(5)轧制,采用两阶段轧制;
(6)冷却,采用层流冷却;
(7)正火。
本发明步骤(1)中,将铁水中硫含量按质量百分比控制在0.010%以下,脱硫完毕扒净铁水表面的渣,直接兑入转炉。
本发明步骤(2)中,预处理后的铁水进入转炉进行冶炼;采用一次拉碳,控制枪位和加料时机,造渣料在铁水进入转炉的终点前3min内加完;采用单渣工艺冶炼,终渣碱度控制在R=3.0-4.0;采用“高拉碳法”,控制锰含量;出钢温度控制在1615℃-1645℃,采用铝锰铁脱氧,铝锰铁加入量为2.0kg/t-3.0kg/t,钢水出至1/4~2/5时,分批加入锰硅合金、中碳锰铁、铌铁,钢水出至3/5~3/4时加完。
锰硅合金为含重量百分比为65%-72%的锰和17%-20%的硅的铁合金,锰硅合金的加入量为15.5kg/t-19.0kg/t;
中碳锰铁为含重量百分比为0.25%-2%的碳和75%-82%的锰的铁合金,中碳锰铁的加入量为1.5kg/t-4.0kg/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1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