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介电高击穿钛酸锶陶瓷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33072.5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4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蒲永平;欧阳涛;吉佳敏;周世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7 | 分类号: | C04B35/47;C04B35/62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韩金明 |
地址: | 710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介电高 击穿 钛酸锶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介电高击穿钛酸锶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钛酸锶陶瓷坯体;将所述钛酸锶陶瓷坯体加热至1000~1150℃,并在1000~1150℃的温度下保温30min;对保温后的所述钛酸锶陶瓷坯体的两端施加强度为250V/cm的恒压电场,直至发生闪烧,然后控制电流密度增大至10~30mA/mmsupgt;2/supgt;并继续闪烧,30~120S后结束闪烧,即得高介电高击穿钛酸锶陶瓷。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短时间的高温预热后进行控制电压、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的闪烧烧结,明显缩短了烧结时间并降低了烧结温度,而且在保持高致密化的情况下抑制了陶瓷的晶粒生长,实现了钛酸锶陶瓷的介电和击穿特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介电高击穿钛酸锶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介质电容器作为脉冲功率系统中常见的储能元件,因其具有高功率密度、快充放电速度以及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在军事武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和医疗设备等领域。但随着电子器件逐步进入小型化、微型化时代,迫切要求提高电介质材料的储能密度。
钛酸锶陶瓷作为一种典型的线性介电材料,不仅在室温下呈现顺电相,而且表现出极低的介电损耗(<1%)、相对较高的击穿强度(>200kV/cm)以及中等介电常数(~300)等优异的电学特性,已经在介质电容器应用方面备受关注。
但是,目前制备钛酸锶陶瓷一般都需要在高温(1350~1500℃)下进行长时间的保温(>2h),长时间的高温处理不仅会引起晶粒的异常生长,严重劣化陶瓷的击穿性能,进而限制储能密度的提升,而且整个制备过程较为耗能耗时,从而造成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介电高击穿钛酸锶陶瓷的制备方法,将钛酸锶陶瓷坯体加热至1000~1150℃并保温处理30min后,施加250V/cm恒压电场直至发生闪烧,以及随后控制电流密度增大至10~30mA/mm2继续闪烧,不仅解决了目前制备钛酸锶陶瓷耗能耗时的技术问题,而且解决了陶瓷晶粒异常生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介电高击穿钛酸锶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钛酸锶陶瓷坯体;
将所述钛酸锶陶瓷坯体加热至1000~1150℃,并在1000~1150℃的温度下保温30min;
对保温后的所述钛酸锶陶瓷坯体的两端施加强度为250V/cm的恒压电场,直至发生闪烧,然后控制电流密度增大至10~30mA/mm2并继续闪烧,30~120S后结束闪烧,即得高介电高击穿钛酸锶陶瓷。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备钛酸锶陶瓷坯体包括:
以碳酸锶和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备钛酸锶陶瓷粉体;
对所述钛酸锶陶瓷粉体依次进行二次球磨、二次烘干、过筛和压制,即得钛酸锶陶瓷坯体。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备钛酸锶陶瓷坯体还包括:
对所述钛酸锶陶瓷坯体进行冷等静压处理,所述冷等静压的压力控制为200Mpa,保压时间为3min。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以碳酸锶和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备钛酸锶陶瓷粉体包括:
按照钛酸锶的化学计量比称取碳酸锶和二氧化钛原料,然后将碳酸锶和二氧化钛原料与氧化锆球石、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3:1进行混合球磨8~12h;
将球磨后的混合原料在8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然后置于1200℃的温度下煅烧2h,即得钛酸锶陶瓷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30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桥梁护栏的钢筋定位装置
- 下一篇:电气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