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33015.7 | 申请日: | 202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2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爽;范明富;张桓;刘向东;谭朝成;陈丹;刘秋波;杨柳;王开;杨鹏;苏波涛;任伟;唐小燕;付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山川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C10G25/00;C10G31/09;C10G7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循环 利用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包括:
收集模块,用于利用筒体与进液管连通,对吸收的液体进行收集;
过滤模块,用于利用安装在筒体内部的滤芯总成对进入筒体的液体进行过滤;
加热模块,用于利用与筒体连接的电控加热棒对筒体内的原油进行加热;
压力检测模块,用于利用与筒体上端连通的带远传压力变送器对筒体内的压力进行检测,所述带远传压力变送器与筒体之间设置有压力表阀;
流量检测模块,用于利用与出口短管连通的带远传流量计对装置出口管线的流量进行检测与数据上传;
控制模块,用于利用防爆电控盒内的控制器对整体装置的运行进行智能控制,所述防爆电控盒固定在筒体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一端通过螺栓密封连接有封头,封头外侧通过法兰与电控加热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总成通过套管滑轨安装在筒体内部,所述滤芯总成设置有滤芯总成网状腔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滤芯总成网状腔体上设置有通孔,滤芯总成端部安装有封盖,封盖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小滤芯总成,小滤芯总成外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小滤芯总成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小滤芯总成内部填充有吸附材料或过滤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焊接有安全泄压阀接管和排污接管,安全泄压阀接管上安装有安全泄压阀,安全泄压阀出口与泄压排污管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进液端通过第一电动闸阀与进口短节连接,进口短节侧端连通有旁通管线,所述旁通管线上设置有第三电动闸阀,第三电动闸阀的出液管线与出口管线连通,连接位置在第二电动闸阀的出口端以下,所述出口管线与筒体的出液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线末端连接有带远传流量计。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一,通过油田集输油管道连接进液管与筒体,将液体输送到筒体中;
步骤二,通过筒体内滑动安装的滤芯总成及其内安装的填充有各种吸附材料或过滤材料的小滤芯总成,将油液中有害杂质提前吸附于滤芯总成网状腔体及小滤芯总成内,净化后的液体通过装置出口管线排出;
步骤三,在过滤过程中,电控加热棒直接插入筒体内与原油接触进行加热;
步骤四,压力变送器对筒体内部压力参数进行采集,带远传流量计对筒体出口流量参数进行采集,并将压力参数和出口流量参数上传至防爆电控盒中;
步骤五,通过防爆电控盒中内部程序的设定及分析,达到自动控制管线流程及安全报警功能;
步骤六,筒体通过安全泄压阀、泄压管和排污管进行泄压及排污,确保装置无超压运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分子循环利用吸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总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滤芯总成进行定期清理,并更换小滤芯总成内填充的各类过滤、吸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山川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山川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30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