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亲水作用色谱功能团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7484.8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9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任连兵;仲玉;丁士忠;贺森;彭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亘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B01D15/22;B01D1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亲水 作用 色谱 功能 固定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亲水作用色谱功能团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可溶胀的种子聚合物微球,将可聚合的腈基类单体、特定单体、致孔剂、交联剂、引发剂溶胀于种子微球中,聚合反应后再经过腈基水解反应得到粒径呈单分散的、孔径特定的、表面含有大量酰胺基团的聚苯乙烯类高分子微球。此方法具有制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控性好,生产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色谱固定相的高分子微球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的是:将亲水作用色谱功能团引入反相色谱填料固定相的高分子微球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相液相色谱是当前色谱分离和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色谱模式,依靠疏水固定相与溶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反相液相色谱可实现大多数弱极性和中等极性化合物的高效分离。
随着生物医药技术和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强极性和亲水性小分子物质迅速成为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通常此类化合物在反相液相色谱填料上保留很弱,导致分离困难。
酰胺基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亲水性,酰胺基团改性的填料分离离子化合物时受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很小,样品在酰胺基键合相上的保留受pH的影响较小,不易产生不可逆吸附,长期使用时有更好的稳定性;酰胺柱通常不需要离子性的流动相,因此很适宜与质谱联用,主要用于分离多肽,在寡糖和各种含糖基的化合物的分离中也有应用。
聚苯乙烯微球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化学性质稳定,表面疏水性强;能够实现在高流速下使用等优点,满足快速、高效的分离纯化的要求,是优异的反相色谱分离介质。将酰胺功能团引入聚苯乙烯微球中,将能够在反相色谱保留条件下,较好的实现对强极性和亲水性小分子物质的保留,实现色谱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反相色谱填料的结构上引入一种亲水色谱功能团,增强填料对强极性和亲水性小分子物质的保留能力;引入的亲水色谱功能团为酰胺基团,通过控制水解腈基功能团来实现。
本发明采用“种子溶胀法”来制备出一种含亲水作用色谱功能团微球,其原理是首先利用分散聚合或种子溶胀聚合等方法制成粒径较小的均一高分子微球,然后以其为种子微球,通过一步或多步溶胀使单体和引发剂的乳液进入到原有的种子微球中,使种子微球均匀增大,待达到溶胀平衡后再引发聚合,这样就可以制备出多孔的聚合物微球并保持种子微球原有的粒径均一性,再通过控制水解腈基功能团来得到酰胺基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亲水作用色谱功能团固定相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油相制备:称取适量的油相单体M1,油相单体M2,致孔剂P4,交联剂C2,乳化剂S3,超纯水,按质量比2:1-5:1-3:1-3:0.02:10-20进行混合,超声乳化2-15min后,即得油相,备用;
(2)水相制备:称取适量的稳定剂,加入去离子水,升温溶解,待稳定剂完全溶解后,降温至室温,即得水相;
(3)油相溶胀:将(1)中油相乳液加入到种子聚合物微球中,搅拌均匀,保持体系温度10-70℃,30min-200min;
(4)引发剂溶胀:将适量的引发剂I4、乳化剂S3、水,按质量0.05-0.15:0.05-0.1:1-5进行混合,超声乳化2-15min后加入到(3)中
(5)聚合:将(4)加入到(3)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60-90℃,保温6-24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待清洗;
(6)清洗:将(5)中得到的聚合物微球,抽干,并用乙醇或甲醇或丙酮清洗,烘干备用;
(7)水解:将(6)中得到的微球,分散于稀酸中,升温至60-80℃,保温3-6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用去离子水清洗,清洗干净后即得到表面含有酰胺基团的聚苯乙烯类高分子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亘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亘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74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