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24094.5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2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水清;金曦;雒钰;毛子鉴;夏鼎;张天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地址: | 312451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流 受热 智能 空气 炸锅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设置有:
通过壳体结构对整体装置起到支撑安装保护作用的空气炸锅本体;
通过匀热风机将热空气吸附到分流盖腔体内,经分流盖作用均分后由智能导流模块进入外壳与内胆间左右两侧流道,随后沿流道通过托盘后流回内胆中的循环送风模块;
通过利用加热管对循环空气进行加热的气流加热模块;
根据各个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值,控制拉杆电机伸长长度调整导流叶片角度,使热气流吹向温度较低区域的智能导流模块;
所述智能导流模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导流叶片、连接杆、转轴铰链、拉杆电机、螺栓、固定杆;连接杆通过导流叶片偏上方的孔,通过连接杆的移动来控制导流叶片的角度改变;连接杆与拉杆电机通过转轴铰链连接,转轴铰链通过螺栓固定在分流盖上方;拉杆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分流盖上方;固定杆通过导流叶片偏下方的孔将导流叶片固定在空气炸锅腔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本体设置有外壳、内胆、托盘、上盖;外壳上侧安装有上盖,外壳内部安装有内胆,内胆底部安装有托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整体呈长方体状,为不锈钢材质,内壁面设置有隔热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送风模块设置有转动电机、冷却风机、匀热风机、分流盖、传动轴、内盖;分流盖上侧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上的传动轴,传动轴上安装有冷却风机和匀热风机,匀热风机下方安装有内盖,内盖安装在内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机为多翼离心风机,设置数量为1;匀热风机为多翼离心风机,设置数量为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加热模块设置有加热管固定结构,加热管;加热管固定结构与加热管焊接在一起,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内盖下方,加热管设置在风机正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内嵌在外壳两侧风道内壁面底部,数量为6;导流叶片数量为16~18个;螺栓直径d=1~2mm,数量为3~4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电机伸长长度为Li,已知转轴铰链长度为a,已知连接杆杆长为b,则拉杆电机与转轴铰链夹角导流叶片转动夹角为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的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流道周向受热的智能导风空气炸锅控制方法包括:
空气炸锅加热时,腔体内空气经加热管加热后,匀热风机将热空气吸附到分流盖腔体内;
通过分流盖作用均分后由智能导流模块进入外壳与内胆间左右两侧流道,随后沿流道通过托盘后流回内胆,重复上述加热过程;
智能导流模块根据各个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值,经过处理器处理控制拉杆电机伸长长度,达到控制导流叶片角度的目的,从而使热气流吹向温度较低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未经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40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旋转阀电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