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模式架桥机及变跨架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2208.2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3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谢继伟;李珍西;陈记忠;李兴运;秦洪义;曹雄鹰;王秀民;毛树峰;朱兵;吴锦明;刘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鲍丽伟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架桥 架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模式架桥机及变跨架梁方法,该双模式架桥机包括:机臂;起重总成,其吊挂于机臂上,并适于沿机臂的长度方向移动;前辅助支腿总成,其与机臂可拆卸连接,并适于沿机臂的长度方向移动;前支腿总成,其连接于机臂的下端,并适于沿机臂的长度方向自走行;中支腿总成,其连接于机臂的上端,并适于在起重总成的带动下沿机臂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改变中支腿总成在机臂上的支撑位置;以及后支腿总成,其铰接于机臂的尾端,并适于在支撑于桥面上时沿桥面自走行和绕铰接轴翻折。这样,变跨架梁时无需对机臂进行拆装,过程简单,还提高了变跨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模式架桥机及变跨架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架桥机可以连续架设直线、斜线、曲线等不同类型的桥梁,能够实现全副箱梁一次落梁到位,同时能够满足同一条线路不同跨度、两条线路不同跨度的箱梁高效架设。
但现有的架桥机通常采用步履式过孔,这使得架桥机在同一线路或不同线路中需要变跨时,需要拆装机臂或者调整前支腿和前辅腿在机臂上的位置来实现变跨架梁,变跨流程复杂,且过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架桥机的变跨作业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式架桥机,包括:
机臂;
起重总成,其吊挂于所述机臂上,并适于沿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移动;
前辅助支腿总成,其与所述机臂可拆卸连接,并适于沿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移动;
前支腿总成,其与所述机臂的下端连接,并适于沿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自走行;
中支腿总成,其与所述机臂的上端连接,并适于在所述起重总成的带动下沿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改变所述中支腿总成在所述机臂上的支撑位置;
以及后支腿总成,其与所述机臂的尾端铰接,并适于在支撑于桥面上时沿所述桥面自走行和绕铰接轴翻折。
可选地,所述前辅助支腿总成包括前辅助支腿、第一走行机构和纵移机构,所述机臂贯穿所述前辅助支腿并与所述前辅助支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走行机构设置在所述前辅助支腿上,并适于在所述机臂的上端面走行,所述纵移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机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辅助支腿连接,且所述纵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前辅助支腿在第一支撑位和第二支撑位之间移动。
可选地,所述前支腿总成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挂轮组件、托轮组件和前支腿,所述机臂包括机臂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机臂本体底部两侧的下耳梁,所述挂轮组件吊挂在所述下耳梁上并与所述下耳梁滚动连接,所述托轮组件与所述机臂本体的底部驱动连接,且所述托轮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前支腿总成沿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自走行。
可选地,所述托轮组件包括与所述前支腿连接的托轮支架、设置在所述托轮支架上的齿轮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齿轮电机上的托轮,所述挂轮组件包括挂轮和挂轮支架,所述机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臂本体的底部并沿所述机臂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齿条结构,所述齿轮电机与所述齿条结构相啮合,所述托轮与所述机臂本体的底部滚动连接,所述挂轮适于在所述下耳梁上走行,所述挂轮支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挂轮和所述托轮支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支腿总成还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与所述前支腿连接,另一端适于在所述前支腿支撑于桥墩上时与箱梁锚固。
可选地,所述中支腿总成包括中支腿和吊挂组件,所述中支腿围成用于所述起重总成和待架箱梁通过的通道结构,所述吊挂组件包括吊挂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吊挂支架上的油缸插销组件,所述吊挂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中支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机臂的上端滚动连接,且所述吊挂支架适于通过所述油缸插销组件与所述起重总成连接或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