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抢救车绞盘作业液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1319.1 | 申请日: | 202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成晓明;杜智强;裴长江;丁力;贾国栋;赖震;张辉;高振兴;赵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机电制造公司科研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2;B66D1/08;B66D1/48 |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郭小飞 |
| 地址: | 04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抢救 绞盘 作业 液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抢救车绞盘作业液压系统,包括自救绞盘、拖救绞盘、控制阀组、负载敏感多路阀和负载敏感变量柱塞泵,自救绞盘和拖救绞盘与负载敏感变量柱塞泵连接,由负载敏感变量柱塞泵为自救绞盘和拖救绞盘供油,并接收系统的回油,负载敏感多路阀一端与负载敏感变量柱塞泵连接,另一端与自救绞盘、拖救绞盘连接,通过分别控制负载敏感多路阀实现自救绞盘或拖救绞盘独立作业的控制;控制阀组安装在负载敏感多路阀与自救绞盘及拖救绞盘之间,通过控制阀组将自救绞盘和拖救绞盘的油路导通,进而通过控制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开度以实现自救绞盘和拖救绞盘联合作业时的控制。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切换抢救车上两个绞盘独立或联合作业的状态,并为其提供充足的液压驱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抢救车绞盘作业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轮式车辆因出现故障或发生事故而导致车辆不能正常行驶时,为疏通道路或及时送厂维修,通常需要使用拖救车将故障车辆拖离行车道或送回修理厂。现有的抢救车上通常都安装有自救绞盘和拖救绞盘,由液压系统作为驱动力对两个绞盘进行收绳或放绳的控制,在自救绞盘或拖救绞盘独立作业时,液压系统能为其中之一提供充足的驱动力,但是当两个绞盘联合作业时,液压系统的流量不能很好地分配给自救绞盘和拖救绞盘,通常会出现其中一个绞盘的液压驱动力充足,而另外一个绞盘液压驱动力不足的情况,极大地影响抢救作业的效率,另外,现有的液压系统不能很快速地在两个绞盘独立作业与联合作业之间进行状态切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抢救车绞盘作业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切换抢救车上两个绞盘独立或联合作业的状态,并为其提供充足的液压驱动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抢救车绞盘作业液压系统,包括自救绞盘、拖救绞盘、控制阀组、负载敏感多路阀和负载敏感变量柱塞泵,
所述自救绞盘和拖救绞盘与负载敏感变量柱塞泵连接,由负载敏感变量柱塞泵为自救绞盘和拖救绞盘供油,并接收系统的回油,
所述负载敏感多路阀一端与负载敏感变量柱塞泵连接,另一端与自救绞盘、拖救绞盘连接,通过分别控制负载敏感多路阀实现自救绞盘或拖救绞盘独立作业的控制;
所述控制阀组安装在负载敏感多路阀与自救绞盘及拖救绞盘之间,通过控制阀组将自救绞盘和拖救绞盘的油路导通,进而通过控制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开度以实现自救绞盘和拖救绞盘联合作业时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负载敏感多路阀为带前置压力补偿器的PVG32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组包括常闭式双向截止阀、阀块、电磁铁,两个常闭式双向截止阀通过管路相连,所述电磁铁安装在每个相连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当自救绞盘、拖救绞盘相互独立作业时,控制阀组上的电磁铁DT1、DT2失电,控制阀组不工作,通过分别控制两路负载敏感多路阀的方向、开度,可实现自救绞盘或拖救绞盘独立作业收、放绳的控制。
进一步地,当自救绞盘与拖救绞盘联合作业时,控制阀组的电磁铁DT1、DT2同时得电,使自救绞盘的A口与拖救绞盘的A口相通,自救绞盘的B口与拖救绞盘的B口相通,在两个绞盘联合作业收绳时,同时控制两路负载敏感多路阀的开度,可实现对两个绞盘联合作业时的收绳速度的控制。
进一步地,当自救绞盘与拖救绞盘联合作业时,当流量未达到饱和状态时,两个回路通过控制阀组实现流量的自动分配,保证流量自动分配至负载较小的绞盘,使两个绞盘同时工作,满足抢救车绞盘装置联合作业的使用要求;当流量达到饱和状态时,两个回路通过控制阀组实现流量的自动分配,保证流量自动分配至负载较小的绞盘,保障抢救车绞盘联合作业的使用要求。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机电制造公司科研设计院,未经中信机电制造公司科研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1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