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鼠血栓的检测方法及植物乳杆菌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0598.X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0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C12Q1/6883;C12Q1/689;C12Q1/6851;A61K49/00;A61K35/747;A61P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王普慧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鼠 血栓 检测 方法 植物 杆菌 血栓形成 抑制 作用 | ||
本发明提供小鼠血栓的检测方法及植物乳杆菌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属于血栓治疗领域,该小鼠血栓的检测方法具体步骤为材料与试剂,仪器与设备,动物实验,凝血四项检验,血清和组织炎症细胞因子测定,组织切片检测,组织mRNA表达检测,小鼠粪便中微生物mRNA表达的测定和统计学分析。本发明LP‑KSFY04能够有效的调控血栓小鼠的黑尾程度和凝血四项,还能够调控血清、肾脏和肝脏组织中的炎症细胞因子,从而发挥LP‑KSFY04的抑炎作用;进一步的检测结果证明LP‑KSFY04能够调控NF‑κB通路的mRNA表达,通过调节避免血栓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栓治疗领域,尤其涉及小鼠血栓的检测方法及植物乳杆菌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
背景技术
我国的新疆地区幅员辽阔,拥有大量优质牧场,畜牧业发达。同时,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众多,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较为独特的饮食习惯,但是大部分均有食用奶制品的习惯,包括牧民家庭制作的自然发酵酸乳也是最常食用的奶制品之一。因新疆少数民族牧民居住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发酵方式,与市售普通的工业化生产酸奶相比,新疆自然发酵酸乳的制作过程中生产的酸奶更加生态、自然,其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酸乳具有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更加突出。特别是这些自然发酵乳制品中的微生物经过上千年的自然驯化,已经适应了新疆的生存环境并且拥有不同的发酵特性及益生功能,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生活水平提高,随之也使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大量不健康的食品摄入造成了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已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心脑血管疾病在发病前多数没有显著的症状,一旦发病病情突然且严重,及时救治困难,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损伤都会引发复杂的防御反应,从而导致机体发生炎症反应。炎症同样是诱发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血栓形成又会进一步促使炎症的加剧。血栓能对机体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随着后续炎症和血栓程度的加剧,机体器官的损伤也会随之加剧。严重的血栓能引起的复杂的炎症,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包括肝脏和肾脏的功能障碍和组织坏死。炎症状态下大量的促炎因子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引起血栓的形成;血栓又是加剧机体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因素,炎症和血栓的交互作用又形成复杂的网络,造成包括心脑血管器官和组织的严重损伤。角叉菜胶能引起实验动物体内发生炎症反应,动物体内出现大量炎症因子后这些因子会快速进入血液循环中,从而引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死亡,并最终引起血栓的形成。
现有技术特别是实验小鼠的鼠尾血管是单循环血管,发生血栓后无法通过侧支循环进行血液循环,因此鼠尾组织将逐渐缺血,造成组织坏死。
但是,现有的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存在着不适合于各类人群,血栓抑制效果差和植物乳杆菌形成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发明小鼠血栓的检测方法及植物乳杆菌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小鼠血栓的检测方法及植物乳杆菌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小鼠血栓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与试剂,植物乳杆菌KSFY04分离自然发酵酸牛乳,SPF级六周龄的雄性昆明小鼠,体重为23±2g;TNF- α、IL-6和IL-1β检测试剂盒;TRIzol试剂;SYBRGreenPCRMasterMix、qpCR引物;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步骤二:仪器与设备,PUN-2048A半自动血凝仪,BX43 显微镜,VarioskanLUX多功能酶标仪,StoponePlus定量PCR 仪;
步骤三:动物实验,小鼠饲养在温度为20±1℃和湿度为 30%~40%的环境下,实验小鼠可自由采食和饮水,小鼠适应性喂养7d后正式开始进行实验;
步骤四:凝血四项检验,将收集到的小鼠心脏血采用半自动血凝仪测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原时间(P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未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05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