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倒乘梯行为的判断方法及电梯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16845.9 | 申请日: | 202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3/00;B66B3/02;B66B1/06;B66B1/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郭立 |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倒乘梯 行为 判断 方法 电梯 控制 | ||
1.一种乘客倒乘梯行为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电梯的运行方向信息以及乘客信息;
步骤S2,根据所述运行方向信息确定电梯的第一楼层;
步骤S3,分析所述乘客信息,判断电梯从第二楼层运行至第一楼层过程中电梯轿厢内的乘客是否在电梯停靠在所述第一楼层期间全部离开电梯轿厢,若是则进入步骤S4,否则结束;
步骤S4,进一步判定倒乘梯判断条件中的第一判断条件成立,所述第一判断条件为:
至少存在一位乘客在电梯沿改变前的运行方向运行至所述第一楼层前进入电梯轿厢,且未在所述第一楼层离开电梯轿厢;
步骤S5,判断是否所述倒乘梯判断条件中的所有判断条件均成立,若是则所述判断方法的判断结果为存在乘客倒乘梯行为,结束,否则所述判断方法的判断结果为不存在乘客倒乘梯行为,结束;
所述第一楼层为电梯改变运行方向时所在的楼层,所述第二楼层为电梯沿改变前的运行方向到达第一楼层前的最后一个停靠楼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倒乘梯行为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客信息为乘客在电梯轿厢内的位置信息;
所述步骤S3分析所述乘客信息得到乘客在电梯轿厢内的移动轨迹,并且当所有乘客的移动轨迹均起于电梯轿厢内部且终止于电梯轿门时判定乘客全部离开电梯轿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倒乘梯行为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还分析所述乘客信息得到乘客在电梯轿厢内的移动速度,并进一步根据所有乘客的移动轨迹是否终止于电梯轿门,且移动轨迹终点处或靠近移动轨迹终点处的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速度阈值来判断乘客全部离开电梯轿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乘客倒乘梯行为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信息和所述移动轨迹均对应于电梯轿厢由所述第二楼层移动至所述第一楼层这一移动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倒乘梯行为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客信息为乘客数量,所述步骤S3根据电梯从所述第二楼层运行至所述第一楼层这一过程中电梯轿厢内的乘客数量是否等于电梯轿厢停靠在第一楼层期间离开电梯轿厢的乘客数量来判断乘客是否全部离开电梯轿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倒乘梯行为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采用如下任一方式确定所述过程中电梯轿厢内的乘客数量和所述期间离开电梯轿厢的乘客数量:
方式1,利用轿厢内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过程中的轿厢内图像,然后对采集到的轿厢内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基于针对轿厢内图像的图像识别结果确定所述过程中电梯轿厢内的乘客数量;
利用设置在电梯侯梯厅中或轿厢内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轿厢出入口图像,然后对采集到的轿厢出入口图像进行图像识别,最后基于轿厢出入口图像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期间的乘客数量,或者统计用于检测电梯轿厢内的实际载荷的称量装置输出的称量结果中的减小次数,当减小次数大于阈值时,所述减小次数为所述期间离开电梯轿厢的乘客数量;
方式2、首先对乘客携带的身份标识或对乘客的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然后基于识别结果确定所述过程中电梯轿厢内的乘客数量和所述期间离开电梯轿厢的乘客数量;
方式3、利用沿电梯轿厢进深方向相隔一定距离设置在电梯轿门上或门楣上的至少两个长条状传感器对进出轿厢的乘客进行检测;根据长条状传感器的位置及其检测到遮挡物的先后顺序确定遮挡物是进入还是离开电梯轿厢,由此可以经过统计确定离开电梯轿厢的乘客数量;针对每个停靠楼层都进行检测和统计,经计算后即可得到所述过程中电梯轿厢内的乘客数量和所述期间离开电梯轿厢的乘客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倒乘梯行为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利用检测电梯轿厢内的实际载荷的称量装置检测轿厢载荷,将称量结果作为所述乘客信息而输出;
所述步骤S3根据所述过程中的称量结果与在所述期间中的称量结果的所有减小量的累加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称量阈值来判断乘客是否全部离开电梯轿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68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