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介质储能陶瓷粉末、制备方法及其在陶瓷膜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10871.0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1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方必军;闫桂炜;张帅;陈智慧;丁建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C04B35/468;C04B35/622;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21316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介质 陶瓷 粉末 制备 方法 及其 陶瓷膜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铁电陶瓷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介质储能陶瓷粉末、制备方法及其在陶瓷膜中的应用。其技术要点如下:电介质储能陶瓷粉末的分子式为(Basubgt;1‑x‑0.02/subgt;Lasubgt;x/subgt;Lisubgt;0.02/subgt;)(Tisubgt;0.96/subgt;Mgsubgt;0.04/subgt;)Osubgt;3/subgt;,0<x<0.9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介质储能陶瓷粉末、制备方法及其在陶瓷膜中的应用,能够低成本制备出1μm~300μm厚度电介质储能陶瓷膜,得到晶粒尺寸均匀结构致密的陶瓷厚膜,其介电损耗5%,表明陶瓷具有较小的漏电流,有效的避免了热击穿、本征击穿,同时,适当厚度厚膜有较大的绝对储能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电陶瓷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介质储能陶瓷粉末、制备方法及其在陶瓷膜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电介质储能陶瓷由于体积小、充放电速度快、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功率变换器、脉冲电子束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公式可知,极化强度差值和高击穿场强增大能够获得更高的储能密度。极化强度主要由材料组成决定,而击穿场强不但受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制备工艺的影响。
本征击穿是表征击穿场强的主要手段,根据本征击穿公式可知,本征击穿的大小与陶瓷厚度成反比。即陶瓷的厚度越小,本征击穿场强越大,而块体陶瓷由于厚度过大,击穿场强较小,材料易被击碎且储能密度低。
但是陶瓷薄膜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能随着厚度减小而下降,这使得现有技术中的陶瓷薄膜材料难以在恶劣环境如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而在陶瓷薄膜使用过程中,散热速度较慢,导致陶瓷薄膜的漏电流过大甚至会发生热击穿。且现有技术中陶瓷薄膜的制备方法多为磁控溅射法、接枝法、均相沉淀法、浸渍-烧结法或溶胶-凝胶法等,存在经济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和设备要求高等缺点。
有鉴于上述现有电介质储能陶瓷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材料多年丰富经验及专业知识,配合理论分析,加以研究创新,开发出一种电介质储能陶瓷粉末、制备方法及其在陶瓷膜中的应用,制备一种陶瓷厚膜,介电损耗小,同时避免了热击穿、本征击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介质储能陶瓷粉末,通过在BaTiO3引入Li+、Mg2+和La3+,有效提高材料的击穿场强,缩窄电滞回线,增大饱和极化强度,大幅提升BaTiO3基陶瓷的储能性能;其次是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制备陶瓷厚膜的方法,虽然陶瓷薄膜(小于1μm)可以获得高击穿场强,但是薄膜制备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耐磨及耐腐蚀性差,且陶瓷薄膜绝对存储能量偏低。通过本发明可以制备出厚度为1μm~300μm的电介质储能陶瓷厚膜,且制备的BaTiO3基陶瓷膜击穿场强达到266kV/cm,大幅降低了陶瓷膜的制备成本,同时获得堪比陶瓷薄膜的击穿场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电介质储能陶瓷粉末,其分子式为(Ba1-x-0.02LaxLi0.02)(Ti0.96Mg0.04)O3,0<x<0.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0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材外防脱结构及管材件
- 下一篇:一种除臭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