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装置、基站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07430.5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9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勇;陈旭;尉志青;张平;张奇勋;黄赛;张轶凡;昌硕;王胜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G06F18/25;G01S3/14;G01S7/41;G01S13/58;G01S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倪晓璇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感知 一体化 方法 装置 基站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装置、基站及系统,所述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包括:接收第一通信信号,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包括: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信号,和/或基站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经散射目标反射后形成的回波信号,所述散射目标包括终端和非通信目标;基于超分辨率感知算法,对所述第一通信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检测获得通信感知结果,所述通信感知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来波方向、距离和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信感知一体化中的测距测速精度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空口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装置、基站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过去三十年间无线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分配给无线通信的频谱不断向着高频段、大带宽发展。尤其是在毫米波频段开放之后,无线通信的频谱与分配给雷达感知的频谱呈现越发明显的融合趋势。此外,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雷达感知和无线通信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结构和功能越发相似。这些为无线感知与通信系统共用硬件设备、射频链路、频谱资源乃至无线信号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现有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的测距测速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存在测距测速精度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装置、基站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信感知一体化中的测距测速精度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行感知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经散射目标反射后形成的回波信号,基于超分辨率感知算法,对所述回波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检测获得上行通信感知结果;
下行感知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信号,基于超分辨率感知算法,对所述上行传输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检测获得下行通信感知结果;
融合感知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通信感知结果和所述下行通信感知结果进行融合处理,获得目标通信感知结果;
其中,所述散射目标包括终端和非通信目标;
所述目标通信感知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来波方向、距离和速度。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信号,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包括: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信号,和/或基站发送的下行传输信号经散射目标反射后形成的回波信号,所述散射目标包括终端和非通信目标;
基于超分辨率感知算法,对所述第一通信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检测获得通信感知结果,所述通信感知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来波方向、距离和速度。
可选地,所述基于超分辨率感知算法,对所述第一通信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检测获得通信感知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进行相关性处理,获得感知信道响应矩阵;
基于多重信号分类算法,根据所述感知信道响应矩阵,构建目标函数,所述超分辨率感知算法包括所述多重信号分类算法;
根据所述目标函数,确定所述通信感知结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信号,进行相关性处理,获得感知信道响应矩阵,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为所述回波信号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公式,确定所述感知信道响应矩阵;
在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为所述上行传输信号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公式,确定所述感知信道响应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74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