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变量控制技术的车载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5373.7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勇;张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鼎硕同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 | 分类号: | B60R16/03;B60R16/033;B60R16/023;F02N11/00;F02P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云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62 | 代理人: | 章明美;陈科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变 控制 技术 车载 电源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变量控制技术的车载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车载电源系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车载电源系统不能很好的对车载用电设备进行控制,使汽车可能出现馈电的情况的问题。所述用电系统包括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仪表及报警系统、辅助电气系统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所述起动系统包括起动机,所述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点火器、分电器和火花塞,所述照明系统包括车内照明灯和车外照明灯,所述信号系统包括音响信号和灯光信号,所述仪表及报警系统包括仪表盘和报警装置,所述辅助电气系统包括电动雨刮器、空调设备、汽车影音设备和车窗玻璃升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变量控制技术的车载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载电源系统是控制汽车所有电气设备的用电情况,车载电源系统由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等设备组成,发电机正常工作时,由发电机向全车用电设备供电,同时给蓄电池进行充电,蓄电池与发电机并联,向用电设备供电,车载电源系统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能够很好的对用电设备进行控制,避免用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浪费的情况,从而使汽车出现馈电的情况。
但是现有的车载电源系统不能很好的对车载用电设备进行控制,使汽车可能出现馈电的情况,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基于多变量控制技术的车载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变量控制技术的车载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车载电源系统不能很好的对车载用电设备进行控制,使汽车可能出现馈电的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变量控制技术的车载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汽车需要启动的时候,通过用电控制系统启动发动机,使发动机开始工作,通过发动机工作使智能发电机进行工作,智能发电机产生的电量通过安装的调节器调节后通过车载电压转换器转换成合适的输出电压然后提供给用电系统进行使用;
步骤2:当发动机启动的时候,智能发电机产生的电量通过安装的调节器调节后可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当汽车停下来,发动机不工作的时候,通过蓄电池能够给汽车上的用电系统进行供电;
步骤3:当人员离开汽车后,可能使一些用电设备忘记关闭,当对汽车进行锁车的时候,通过断电系统设置的电磁电源总开关能够很好的对汽车内用电设备进行断电,避免人员离开后有未断电的设备继续工作从而造成汽车馈电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用电系统包括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仪表及报警系统、辅助电气系统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起动系统包括起动机,所述起动机通过汽车控制按钮来控制电路起动发动机。
优选的,所述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点火器、分电器和火花塞,所述点火系统用来产生电火花,点燃汽油机中的可燃汽油。
优选的,所述照明系统包括车内照明灯和车外照明灯,所述车内照明灯和车外照明灯均通过操控按钮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信号系统包括音响信号和灯光信号,所述音响信号可以提醒前方车辆注意行车,所述灯光信号可以使汽车变向的时候,能够提醒后方车辆。
优选的,所述仪表及报警系统包括仪表盘和报警装置,所述仪表盘可以用来监测发动机及汽车的工作情况,所述报警装置能够技术监视发动机和汽车运行的各种参数异常情况。
优选的,所述辅助电气系统包括电动雨刮器、空调设备、汽车影音设备和车窗玻璃升降器。
优选的,所述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是利用微机控制各个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鼎硕同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鼎硕同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5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