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远程在线监测燃油清净增效剂的节油降碳评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202457.5 申请日: 2022-03-03
公开(公告)号: CN114755025B 公开(公告)日: 2023-02-17
发明(设计)人: 吴铭定;高志文;赵柱;赵卫东;陈庆;袁辉;许芳丽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长信万林科技有限公司;吴铭定
主分类号: G01M17/007 分类号: G01M17/007
代理公司: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4 代理人: 武丹聘
地址: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远程 在线 监测 燃油 清净 增效剂 节油 评测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出基于远程在线监测燃油清净增效剂的节油降碳评测方法,车载终端将评测数据上传至监测平台,在评测车辆中添加基础燃料和含有燃油清净增效剂的燃油分别开展实际道路运行测试;依据综合百公里油耗节油率和发动机比功率油耗节油率加权分析运行测试数据,得到该燃油清净增效剂的综合节油率,并进一步获取评测车辆的降碳量。本发明基于实际道路工况和重型车法规标准燃油消耗测试工况C‑WTVC进行加权,计算柴油车实际运行的综合油耗,进而获取使用燃油清净增效剂前后的节油率与碳减排量,对燃油清净增效剂的节油和减少碳排放效果进行科学、真实的评测,实现节能减排和延长发动机保养周期,促使交通运输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清洁剂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远程在线监测燃油清净增效剂的节油降碳评测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交通运输业的动力之源。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步加强,同时,我国也在面临最严重的环境污染的问题,最受关注的就是大气污染。能源与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提高我国汽车的燃油效率和清洁燃烧,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随着轻型车、重型车以及非道路机械排放法规的升级,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对燃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提高炼油技术外,采用燃油清净增效剂已成为提高燃油品质、改善发动机运行状况的技术手段之一。许多发达国家对燃油添加剂的使用较早、应用面广、发展较为成熟。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开发和推广运用集清净性、节油减排、改善润滑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燃油清净增效剂,将极大程度地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经济性、排放性、动力性和润滑性,促进交通领域的双碳目标实现和持续绿色发展。

燃油清净增效技术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5年《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中首次把具有节油、减排、降碳的燃油添加剂创新技术统称为燃油清净增效技术,增效就是节油、减排、降碳。2018年国务院在打赢蓝天保卫战文件中的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中也提出研究应用燃油清净增效剂技术,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革等四部门联合公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把燃油清净增效剂列为节能环保产业的第一项技术。

然而,如何对燃油清净增效剂的实际道路运行的节油和降低碳排放效果进行评价,现在还没有一个科学、高效、统一的方法。

我国现有的油耗管理标准规定的车辆油耗测试方法均为实验室认证测试工况,轻型车先后采用了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WLTC(Worldwide Harmonized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测试工况,重型车采用WHTC(Worldwide HarmonizedTransient Cycle)测试工况。而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车辆实际道路油耗与认证测试工况油耗间存在差异。ICCT机构研究报告指出,造成实际道路与油耗认证测试结果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包括3个方面。首先,相对于实际道路行驶条件,车辆油耗认证测试条件和操作流程往往得到燃油经济性的优化;其次,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先进节油技术(如启停技术、制动能力回收、高效空调等),这些技术在油耗认证测试条件下的节油率高于实际效果;另外,车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由于交通拥堵、低温环境等因素也会导致油耗显著上升。同时,研究表明,重型车在复杂路况行驶中引起的加减速、怠速、车辆载荷变化以及驾驶员驾驶行为等因素均可导致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油耗与认证油耗存在很大差别。在中国不同区域,由于受到道路交通状况、区域地形地势、行业自身运行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按照统一的工况对车辆的节能环保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会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性能表现的差异,不能客观表征车辆实际运行中的真实油耗情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信万林科技有限公司;吴铭定,未经北京长信万林科技有限公司;吴铭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2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