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透明强伸缩高阻隔薄膜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01576.9 | 申请日: | 2022-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3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塑新材料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4 | 分类号: | B32B27/34;B32B27/18;B32B27/08;B32B27/32;B32B7/12;B32B27/20;B32B27/06;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张丽丽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伸缩 阻隔 薄膜 | ||
本发明公开了高透明强伸缩高阻隔薄膜,由上及下依次包括第一透明复合BOPA6层、第一聚乙烯保护层、第一PA层、第一粘合层、第二PA层、中间层、第二透明复合BOPA6层、第三PA层、第二粘合层、第二聚乙烯保护层及热封层;其中,第一透明复合BOPA6层、第二透明复合BOPA6层均采用透明复合PA6材料经同步双向拉伸制备;透明复合PA6材料,以PA6、可分散石墨烯、抗氧剂为原料,经过熔融挤出制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机械强度、伸缩性、透明度较优,同时具有良好的热封和阻隔性能,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透明强伸缩高阻隔薄膜。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肉类食品在营养、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品质要求。目前市场上主要以冷鲜肉的方式进行销售,冷鲜肉是指经过严格的检疫检验程序屠宰后的畜禽胴体迅速进行降温处理,并在24小时内温度降至0-4℃,且在后续的加工、包装和销售过程中温度仍保持在0-4℃温度的生鲜肉。其具有色泽鲜艳、质地柔软有弹性、汁液流失少、安全系数高、使用价值高等优点。
冷鲜肉具备了热鲜肉和冷冻肉的优点,又克服了在品质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冷鲜肉经过排酸、降解处理,肉质鲜嫩,口感细腻。另外,冷鲜肉始终处于低温控制下,这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初始菌数,且抑制了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减少了微生物分解蛋白质而产生的副产品,从而限制了肉品的汁液流失及营养成分的损失。在冷鲜肉包装中,很多种包装方式都有显著的保质保鲜功效。市场上经常使用的包装方式有托盘包装、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近几年,多层共挤高阻隔材料结合真空包装,对延缓冷鲜肉的保质期、确保肉品营养和品质起到显著的功效。
目前在制备多层共挤高阻隔材料的过程中一般采用PA6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作为阻隔层,聚乙烯(PE)作为热封层,并选用粘合树脂将热封层和阻隔层粘合成一体,通过复合具备不同优异性能的聚合物来满足包装内容物的防氧、防湿的要求,降低其生产成本,并且有效地延长包装袋内食品的存放时间。
PA6是一种耐热、耐寒、耐油、耐有机溶剂的半结晶热塑性塑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造纸、汽车和包装等行业。以PA6为原料经过双向拉伸制得的双向拉伸聚酰胺6(BOPA6)薄膜柔顺性优良,透明性较好,耐冲击,强度高,抗刺穿,无毒无害,在包装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常规BOPA6薄膜的阻隔性能相对于铝箔等高阻隔材料仍有一定差距,进一步提高BOPA6薄膜的阻隔性能扩大其使用范围,有望将其应用于高阻隔领域,虽然铝箔型薄膜在气体阻隔性方面一直占有优势,但这种薄膜在包装及运输时容易弯曲造成阻隔性降低,因此提高BOPA6的阻隔性能有望替代铝箔型薄膜随之克服这种缺点。
气体穿过聚合物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气体的吸附、溶解、扩散和解吸附。由于结晶区分子链排列紧密,而非晶区分子链排列松散,有较多的空穴,小分子(如氧气、二氧化碳、水分子等)透过薄膜主要是通过非晶区扩散,小分子首先吸附在聚合物表面上,然后溶解在聚合物内部,并以一定的扩散梯度在聚合物的空穴中扩散,通过逐渐进入一个个的空穴而透过薄膜,再从聚合物的另一端逸出。PA6具有较好的氧气阻隔性,而水蒸气阻隔性较差,这是由于PA6是半结晶聚合物,酰胺键之间产生的氢键提高了分子间的作用力,降低了空穴的数量和体积,而极性酰胺键容易吸水,且氢键遇水容易分解,从而PA6的阻湿性能较差。若将PA6用作高阻隔薄膜的最外层阻隔层,不仅伸缩性较差,同时阻湿性能也无法满足冷鲜肉的真空包装需求。
目前如何制备一种在保证氧气阻隔性的基础上,提高阻湿性能的多层共挤高阻隔薄膜,并具有高透明、强伸缩性能,以应用于冷鲜肉的真空包装,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透明强伸缩高阻隔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塑新材料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中塑新材料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1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及反馈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发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