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9031.9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圣美细胞生命科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C12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胡杨 |
地址: | 101312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干细胞 大规模 培养 可溶性 载体 | ||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包含以下原料:胶原蛋白、L‑谷氨酰胺、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钾、丙酮酸钠、D‑葡萄糖、碳酸氢钠、氯化钙、L‑甲硫氨酸、羟乙基哌嗪乙磺酸和水;制备方法:将各组分按配比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充分搅拌,直至所有成分完全溶解,形成半凝胶;通过微流道向半凝胶中通入等量空气,形成均一气泡,至气泡充满材料;半凝胶完全凝固,穿透贯通半凝胶内气泡,形成规格排列的微米多孔结构。本发明可溶性微载体能够很好的支持干细胞贴附生长,为干细胞提供足够大的生长表面积,减少培养过程中细胞受到的剪切力,简化最终的细胞回收过程,保证最终回收得到高质量的干细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
背景技术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各种功能细胞及组织器官。干细胞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作用,可通过高活性干细胞的回输来激活人体自身的“自愈功能”,对病变的细胞进行补充与调控,激活细胞功能,增加正常细胞的数量,提高细胞的活性,改善细胞的质量,防止和延缓细胞的病变,恢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达到疾病康复、对抗衰老的目的。
临床上干细胞使用量较大,传统培养方式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批量高活性的干细胞。目前多采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干细胞的大规模扩增,但目前常用微载体在干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常面临一些问题:
1)细胞培养过程中所受剪切力较大;
2)干细胞回收困难;
3)微载体提供的生长表面积有限。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干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可溶性微载体,该可溶性微载体包含以下原料:胶原蛋白、L-谷氨酰胺、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钾、丙酮酸钠、D-葡萄糖、碳酸氢钠、氯化钙、L-甲硫氨酸、羟乙基哌嗪乙磺酸和水。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微载体包含以下百分比的原料:10%~30%的胶原蛋白、0.001%~0.1%的L-谷氨酰胺、0.001%~0.1%的硫酸镁,0.005%~0.2%的氯化钙、0.01%~0.5%的氯化钾、0.01%~0.5%的丙酮酸钠、0.1%~1%的D-葡萄糖、0.1%~5%的碳酸氢钠、0.1%~5%氯化钙、0.01%~0.5%的L-甲硫氨酸和0.1%~5%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微载体的粒径为500~800μm。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微载体的内部呈有规格排列的微米多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微载体能够被胰蛋白酶消化溶解。
进一步地,所述胶原蛋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获得。
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胶原蛋白、L-谷氨酰胺、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钾、丙酮酸钠、D-葡萄糖、碳酸氢钠、氯化钙、L-甲硫氨酸、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按配比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充分搅拌,直至所有成分完全溶解,形成半凝胶;
2)通过微流道间歇式向步骤1)得到的半凝胶中通入等量空气,形成均一气泡,气泡充满材料后停止通气;
3)等待半凝胶完全凝固,穿透贯通半凝胶内气泡,形成规格排列的微米多孔结构。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加热溶解的温度为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圣美细胞生命科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圣美细胞生命科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9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