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特性扫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8026.6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3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新;沈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G01R33/035 |
代理公司: | 武汉菲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4 | 代理人: | 张红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超导 量子 干涉 器件 特性 扫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特性扫描装置,涉及器件的特性扫描技术领域,包括扫描箱,所述扫描箱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抽拉槽,所述抽拉槽的内腔套设有抽拉板。该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特性扫描装置,通过在抽拉板上开设两个放置槽,当一个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本体安装在放置槽的内腔放入到扫描箱的内腔进行检测时,抽拉板上的另一个放置槽位于扫描箱的外部,对位于外部上的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本体进行更换,保证特性扫描的连续性,避免了传统的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特性扫描装置对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本体进行安装和拆卸浪费时间的问题,提高了该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特性扫描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器件的特性扫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特性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由两个超导结并联构成的超导环电路,当外加一个磁场时,则将在超导环中感应出一个环流,这使得通过两个超导结的Josephson电流不再相等,各个超导结所造成的相位差也不相同,从而引起超导环电路相位的变化,超导环电路相位变化的大小与通过环路包围面积的磁通Φ成正比,并且在叠加点的总Josephson电流随着Φ而作周期性变化,这就是超导电流的宏观量子干涉效应,利用超导量子干涉效应来工作的器件称为超导量子干涉器件。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因使用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的不同,分为高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和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两种,由于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制备工艺难度大,器件一致性较差,因此一批器件中,并不是每个器件都可以使用,需要通过测试,选择其中电压响应幅度较大的器件,用于制作磁传感器,但是现有的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特性扫描装置只能一个一个进行,在检测的过程中不能对接下来需要检测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进行安装,检测的连续性较差,影响检测的效率,另外特性扫描装置需要电力驱动,当电路发生短路而产生着火时会带来危险,达不到现今使用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特性扫描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特性扫描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特性扫描装置,包括扫描箱,所述扫描箱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抽拉槽,所述抽拉槽的内腔套设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贯穿扫描箱的内腔,所述抽拉板的两端延伸至扫描箱的两侧且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铁板,一个所述限位铁板的内侧面与扫描箱的侧面相接触,所述抽拉板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放置槽,所述抽拉板的正面且位于放置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设置有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本体,所述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本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卡槽的内腔,所述抽拉板的内部且位于放置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压缩槽,所述压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铜制插销,所述铜制插销的一端延伸至卡槽的内腔且开设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形状与低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本体两端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抽拉板的内部且位于放置槽的背部设置有偏置电压发生单元,所述偏置电压发生单元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的一端延伸至压缩槽的内腔且与铜制插销相连接,所述放置槽的内壁设置有特性曲线检测生成单元,所述抽拉板的正面且位于放置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扳动槽,所述抽拉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连通扳动槽和压缩槽的内腔,所述铜制插销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一端贯穿滑槽的内腔延伸至扳动槽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扳块。
可选的,所述扫描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所述扫描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盖,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净化箱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棉,所述净化箱的内腔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腔设置有纯净水,所述扫描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抽气管,一个所述抽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扫描箱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抽气罩,另一个所述抽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水箱内腔的纯净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80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