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型材钢垛打包线的压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3211.6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5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锋;杜刚伟;刘晓佟;袁茂华;方浩;龙平;王新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燊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04 | 分类号: | B65B13/04;B65B13/20;B65B13/18;B65B2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材钢垛 打包 压紧 装置 | ||
1.型材钢垛打包线的压紧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主支架(1)、摆臂组件(2)、主轴(3)、弹簧杆组件(4)、小轴(6)、导向板(7);主支架(1)与导向板(7)连接构成外框架;摆臂组件(2)通过主轴(3)与主支架(1)连接,弹簧杆组件(4)通过小轴(6)与导向板(7)连接;弹簧杆组件(4)与摆臂组件(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是:压紧装置还包括上下两个限位单元,两个限位单元位于主支架(1)的同一侧,每个限位单元包括固定板Ⅰ(8),固定板Ⅰ(8)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主支架(1)的上部连接孔或者下部连接孔的最外侧,且其一侧卡在主轴(3)或者小轴(6)一端外圆处的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摆臂组件(2)包括从左右对称设置的至少两组摆臂单元,每组摆臂单元包括摆臂支架(2-1)、滚轮(2-2)、连接轴(2-5)、滚轮轴(2-6);滚轮(2-2)位于摆臂支架(2-1)上臂的左右两小臂之间,滚轮轴(2-6)穿过摆臂支架(2-1)上臂的左右小臂、滚轮(2-2)且与三者的内孔配合;连接轴(2-5)穿过摆臂支架(2-1)下臂的左右小臂且与两者的内孔配合;连接轴(2-5)与弹簧杆组件(4)连接;主轴(3)穿过主支架(1)的上部连接孔、摆臂支架(2-1)中部的孔与主支架(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每组摆臂单元还包括固定板Ⅱ(2-8);固定板Ⅱ(2-8)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摆臂支架(2-1)上臂的左右两小臂的同侧,且其一侧卡在滚轮轴(2-6)外圆处的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每组摆臂单元还包括挡圈(2-7);连接轴(2-5)为法兰轴,挡圈(2-7)设置在连接轴(2-5)非法兰端外圆上的环形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每组摆臂单元还包括两个法兰铜套Ⅰ(2-3)、两个法兰铜套Ⅱ(2-4);法兰铜套Ⅰ(2-3)设置在滚轮轴(2-6)与摆臂支架(2-1)上臂的左右两小臂的内孔之间;法兰铜套Ⅱ(2-4)设置在连接轴(2-5)与摆臂支架(2-1)下臂的左右两小臂的内孔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是:弹簧杆组件(4)包括弹簧座(4-1)、弹簧拉杆(4-2)、拉杆端盖(4-3)、弹簧(4-4)、锁紧螺母Ⅰ(4-6);弹簧拉杆(4-2)为法兰轴,弹簧(4-4)套在弹簧拉杆(4-2)的小直径上且位于弹簧座(4-1)的大孔内,弹簧拉杆(4-2)小直径段的后端穿过弹簧座(4-1)的小孔、连接轴(2-5)的孔后通过前后两个锁紧螺母Ⅰ(4-6)与连接轴(2-5)并紧;拉杆端盖(4-3)的前端设置有耳座,后端通过螺纹孔与弹簧座(4-1)连接;小轴(6)穿过主支架(1)下部的连接孔、拉杆端盖(4-3)耳座的孔与主支架(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是:弹簧杆组件(4)还包括法兰铜套Ⅲ(4-5)、锁紧螺母Ⅱ(4-7),法兰铜套Ⅲ(4-5)设置在拉杆端盖(4-3)的耳座内,锁紧螺母Ⅱ(4-7)旋合在弹簧拉杆(4-2)上且压紧在弹簧座(4-1)的外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是:导向板(7)顶端朝向型材钢垛、朝向主支架(1)的平面均为斜面;主支架(1)顶端远离导向板(7)的平面为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是:导向板(7)上靠近限位单元的一侧侧板上设置拆装孔(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燊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燊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32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甲护甲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终端、基站、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