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2863.8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4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康丰;李玉平;杨东;张玮;张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线路 差动 保护 数据 同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旨在解决5G通信网络中保护装置传输数据存在丢帧、错帧且时延不固定的问题。其包括:通过对时系统为5G通信网络中的保护装置进行对时处理;利用对时后的保护装置采集数据,并通过数据接收通道传输保护装置采集到的数据;根据数据接收通道中传输的数据进行通道有效性判别,并开放或闭锁差动保护功能;在开放差动保护功能的基础上对数据接收通道中保护装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容错处理;根据容错处理后的数据选取数据接收通道两端保护装置的差动同步采样点,对保护装置的数据进行同步。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5G网络数据传输时丢帧和错帧的影响,实现差动保护数据同步,提高差动保护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进几年随着5G通信网络飞速发展,继电保护专业也开始研究在5G通信网络上实现差动保护的可能性。5G网络通信无地面线路结构限制,具备非视距传输能力强、部署周期短、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强、传输安全等优点,且随着5G技术的发展,5G通信已可实现毫秒级时延快速可靠数据交互,并具有较高的信号传输质量,完全可以满足继电保护的差动保护功能应用需求。但是5G通信网络通过基站和5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从一端继电保护装置传输到另外一端继电保护装置的传输数据存在丢帧、单帧和多帧等情况,这对继电保护同步数据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阶段差动保护同步数据是建立在光纤传输基础上实现的,光纤数据传输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其传输延时可以计算出来,通过计算出来的传输延时来回推差动保护所要用的同步数据,例如公开号为CN101534003A的中国发明专利《数字化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数据同步方法》和公开号为CN101540500A的中国发明专利《数字化光纤差动保护时钟接力法数据同步方法》。由于5G网络数据传输通过基站及相应5G通讯网络,其传输的延时不是固定的,故现有的同步方案难以在5G网络上应用,需要根据5G网络特点研究适应性的差动保护数据同步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5G通信网络中保护装置传输数据存在丢帧、错帧且时延不固定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对保护装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从中判断出差动保护所需的同步点号,有效降低5G网络数据传输时丢帧和错帧的影响,实现差动保护数据同步,提高差动保护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对时系统为5G通信网络中的保护装置进行对时处理;
利用对时后的保护装置采集数据;
通过5G通信网络在同一线路任意两端的保护装置之间建立数据接收通道,并通过数据接收通道传输保护装置采集到的数据;
根据数据接收通道中传输的数据进行通道有效性判别,并开放或闭锁差动保护功能;
在开放差动保护功能的基础上对数据接收通道中保护装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容错处理;
根据容错处理后的数据选取数据接收通道两端保护装置的差动同步采样点,对保护装置的数据进行同步。
进一步的,在5G通信网络中每条线路的每个端口均配置具有差动保护功能的保护装置,并将所有保护装置接入对时系统,其中,对时系统采用GPS对时系统或北斗对时系统。
进一步的,利用对时后的保护装置采集数据的方法包括:
当保护装置对时成功后,将对时成功后的下一个整秒时刻作为保护装置的采样初始时刻,将保护装置的采样点序号归零,并为保护装置配置对时成功标志;
从采样初始时刻起,通过保护装置按照预设的采样频率采集数据,并得到数据对应的采样点序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2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