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2863.8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4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康丰;李玉平;杨东;张玮;张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线路 差动 保护 数据 同步 方法 | ||
1.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对时系统为5G通信网络中的保护装置进行对时处理;
利用对时后的保护装置采集数据;
通过5G通信网络在同一线路任意两端的保护装置之间建立数据接收通道,并通过数据接收通道传输保护装置采集到的数据;
根据数据接收通道中传输的数据进行通道有效性判别,并开放或闭锁差动保护功能;
在开放差动保护功能的基础上对数据接收通道中保护装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容错处理;
根据容错处理后的数据选取数据接收通道两端保护装置的差动同步采样点,对保护装置的数据进行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5G通信网络中每条线路的每个端口均配置具有差动保护功能的保护装置,并将所有保护装置接入对时系统,其中,对时系统采用GPS对时系统或北斗对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对时后的保护装置采集数据的方法包括:
当保护装置对时成功后,将对时成功后的下一个整秒时刻作为保护装置的采样初始时刻,将保护装置的采样点序号归零,并为保护装置配置对时成功标志;
从采样初始时刻起,通过保护装置按照预设的采样频率采集数据,并得到数据对应的采样点序号;
在采样过程中,以整秒时刻作为保护装置的采样中断时刻,并在每次采样中断后将采样点序号归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护装置采集的数据包括保护装置序号、采样点序号、采样点UTC时间、采样点采集到的电气量数据、对时成功标志、启动标志和CT断线标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数据接收通道中传输的数据进行通道有效性判别的方法包括:
在一个数据接收通道建立连接后,当数据接收通道两端保护装置采集的数据中均包括对时成功标志时,认为两端保护装置采样同步,延时T秒后开放差动保护功能,其中,T为预设的时间长度;
当一个数据接收通道中连续S秒没有数据传输时,闭锁差动保护功能,其中,S为预设的时间长度;
在一个数据接收通道中,利用任一端保护装置对接收到的数据中的采样点序号进行连续性判断,当连续2个接收帧接收到的数据的采样点序号不连续时,通过计数器将帧不连续个数加1,当1秒内帧不连续个数大于预设阈值时,闭锁差动保护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数据接收通道开放差动保护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容错处理的方法为:
如果数据接收通道中保护装置接收到的数据中的采样点序号是连续的,则将接收到的数据按照顺序填充到同步数据缓冲区;
当保护装置接收到的数据出现丢帧时,通过差值法计算虚拟数据点,并将虚拟数据点插入接收到的数据后按照顺序填充到同步数据缓冲区;
当保护装置接收到的数据出现错序帧时,判断错序帧的有效性和顺序,对错序帧重新排序后填充到同步数据缓冲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5G通信线路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错序帧的有效性和顺序的方法为:
如果保护装置接收到的错序帧的采样点UTC时间在该错序帧之前第D帧的采样点UTC时间之后,认为该错序帧有效,根据该错序帧的采样点序号和采样点UTC时间确定错序帧的顺序;
如果保护装置接收到的错序帧的采样点UTC时间在该错序帧之前第D帧的采样点UTC时间之前,认为该错序帧无效,丢弃该错序帧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28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