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I视觉自动识别坯料缺陷的打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0989.1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6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敦;谭彬彬;谷阳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新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19/00;B24B49/12;B24B51/00;B24B41/02;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创硕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733 | 代理人: | 王肖林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i 视觉 自动识别 坯料 缺陷 打磨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基于AI视觉自动识别坯料缺陷的打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AI视觉自动识别坯料缺陷的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机器人(3)、相机支架(4)、法兰(5)、打磨工具(6)、通讯线缆(7)、电源线缆(8)和相机(9),工作台(1)设于机器人(3)附近;工作台(1)用于放置或固定产品(2);机器人(3)前端设有法兰(5),法兰(5)上安装有打磨工具(6);
所述法兰(5)一侧安装相机支架(4),相机支架(4)上安装有相机(9),相机(9)尾部设有通讯线缆(7)和电源线缆(8),通讯线缆(7)用于实现相机(9)和上位机间的数据交互;
所述相机(9)为一配置有深度传感器的3D相机,以适应二维场景和三维场景;
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设有一个凹槽(10),凹槽(10)开口于工作台(1)上端面以及近机器人(3)一侧面;
所述凹槽(10)底部为能够反映产品(2)背部表面情况的反射镜面(11);
所述凹槽(10)内较高一侧设有吹拂装置(13);
一种基于AI视觉自动识别坯料缺陷的打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相机(9)将产品(2)拍照;
S2:使用AI识别技术与样件比对,识别坯料缺陷,通过上位机软件自动生成缺陷优化程序,发送给机器人(3);
S3:机器人(3)携打磨工具(6)对产品(2)的缺陷部位进行打磨;
S4:打磨完成后,相机(9)再次将产品(2)拍照,确认产品(2)打磨后的品质,如打磨效果不佳,重复S3和S4的操作,形成质量闭环控制;
S1中,通过相机(9)对产品(2)的正面和凹槽底部的反射镜面进行拍照;对于产品背部表面检出缺陷的产品,由机器人翻转后再进行打磨或直接将打磨工具伸入凹槽对产品背部表面进行打磨;
所述反射镜面(11)向靠近机器人(3)一侧倾斜;
S1中,对反射镜面(11)进行拍照之前,先用吹拂装置(13)对反射镜面进行吹拂清洁;
如产品的支撑强度较弱,在凹槽上设置若干支撑柱以对产品形成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视觉自动识别坯料缺陷的打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面(11)为凹面、平面或凸面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视觉自动识别坯料缺陷的打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补光装置(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视觉自动识别坯料缺陷的打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首先使用AI识别技术将产品(2)的正面照片与样件正面比对,然后使用AI识别技术将产品(2)的背面照片与样件背面比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新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新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09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积液抽取器
- 下一篇:一种养牛的智慧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