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停车自动缴费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2616.X | 申请日: | 202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5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钰;谢乐成;石林;袁霖;范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G06Q20/14;G06K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黄河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停车 自动 缴费 方法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停车自动缴费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对应车辆的环境图像信息,判断对应车辆是否位于停车场内;检测对应环境图像信息中的检测二维码信息,获取对应停车场的共享二维码信息;然后基于检测二维码信息和共享二维码信息确定用于对应车辆缴费的支付二维码信息;获取对应的支付二维码信息并结合对应车辆的车辆信息生成费用支付信息,使得用户能够基于对应的费用支付信息完成缴费;将对应的支付二维码信息进行共享。本发明还公开了车辆停车自动缴费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的车辆停车自动缴费方法能够自动获取和识别停车场内的支付二维码信息并辅助用户完成缴费,从而能够提高停车缴费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停车自动缴费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缴费方式主要有ETCP(无人收费智慧停车)平台、手机二维码支付和人工收费三种。其中,ETCP平台需要停车场接入ETCP系统,其需要用户车辆内置有OBU,以能够获取车辆身份信息。目前,只有少量停车场接入的ETCP系统,部分用户车辆内置OBU。而人工收费的方式几乎已经被淘汰了。因此,手机二维码支付成为目前最常用的停车缴费方式。
手机二维码支付的方式,需要用户在车辆驶离停车场时,特意留意停车场中布置的二维码;并且由于扫码角度和二维码设置距离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手机扫码时,很容易出现扫码失败的情况,导致用户体验不好。为此,公开号为CN10928464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主动扫码付款装置及方法》,其包括电线,电线的作用是把电源的电压连接输送到扫码器和主控制器,汽车扫码器对准停车场收款二维码,在车内主控制器屏幕按下扫描按钮,扫码器读取二维码信息,主要是对方收款账户信息,主控制器屏幕显示对方收款账号,输入金额数字,按确认,及付款成功。
上述现有方案中的汽车主动扫码付款方法也是一种车辆停车自动缴费方法,其通过车辆上设置的扫码器扫描二维码信息,而用户只需要在车内的交互系统(主控制器屏幕)上输入金额等信息便能够完成付款。但是,现有自动缴费方法在车辆上设置扫码器与手机扫码没有本质区别,都需要用户先发现二维码的位置,然后对准二维码进行扫码付款。也就是说,现有自动缴费方法仍需要用户参与缴费的全过程,需要用户去发现并将车辆对准二维码进行扫描,并且相比于手机,通过车辆对准二维码的方式似乎难度更大,导致车辆停车自动缴费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不好。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提高便捷性和用户体验的车辆停车自动缴费方法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车辆停车自动缴费方法,以能够自动获取和识别停车场内的支付二维码信息并辅助用户完成缴费,从而能够提高停车缴费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停车自动缴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对应车辆的环境图像信息,判断对应车辆是否位于停车场内;
S2:在对应车辆位于停车场内时,检测对应环境图像信息中的检测二维码信息,获取对应停车场的共享二维码信息;然后基于检测二维码信息和共享二维码信息确定用于对应车辆缴费的支付二维码信息;
S3:在对应车辆有离开停车场的意图时,获取对应的支付二维码信息并结合对应车辆的车辆信息生成费用支付信息,使得用户能够基于对应的费用支付信息完成缴费;
S4:完成缴费后,将对应的支付二维码信息进行共享。
优选的,步骤S1中,基于对应车辆的环境图像信息结合AI算法进行停车位识别,若对应车辆所处环境的停车位数量超过设置的车位数量阈值,则结合对应车辆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对应车辆是否位于停车场内。
优选的,步骤S1中,当对应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且车速不高于设置的第一车速阈值时,获取对应车辆的环境图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2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