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检回筐系统及系统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3851.0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4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祥;张刚;郭强;杨志;苗应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3/08;B65G47/74;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彩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检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检回筐系统及系统控制方法,涉及安防设备,所述系统包括:依序设置的:用于供旅客放置收纳器的第一无动力放置段、用于输送收纳器至预设安检设备中的第一动力输送段、用于进行安检作业的预设安检设备、用于输送从所述预设安检设备中输出的收纳器的第二动力输送段、用于放置收纳器以供旅客取回或供安检人员拾取行李的第二无动力放置段、用于供安检人员对行李进行拆检的开拆台、用于将空置的收纳器回送至待提升位置的回筐输送段及用于将所述待提升位置上的收纳器提升至供旅客直接拾取的预设高度的提升装置。本发明可实现高智能化地进行收纳器的输送及回收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安检回筐系统及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旅检系统中,通常涉及对旅客的行李查验,且多通过装放筐装放旅客行李,后再对装放筐进行移载,以便由各种安检设备依序进行检测。在完成对行李的检测后,最后再对装放筐进行回收。
现有旅检系统主要包含两种装放筐回收方式,一种为采用人工方式回收;另一种为采用相对复杂的人脸识别及配套的上包模块、扫描阅图模块、包裹异常分拣模块、取包及空筐回收模块等组成全自动旅检回筐系统。前者效率相对较低,且给旅客及安检人员带来较大的劳动强度。而后者虽然自动化程度较高,但该系统运营成本较高,维护难度大,此外,该系统所需使用面积较大,仅适合被大型机场采用,难以针对一些中小型机场进行布局,布局灵活性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检回筐系统及系统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安检回筐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成本,结构简易,运营成本低,便于后期维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检回筐系统及系统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安检回筐系统所需使用面积较小,适于被广泛采用,布局灵活性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检回筐系统及系统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安检回筐系统控制方法能够缓解安检过程中发生的装放筐堵塞情况,装放筐被有序安排,依次进入安检设备内接受检验。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智能化旅检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低且装放筐的回收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检回筐系统及系统控制方法。
本发明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检回筐系统,适用于一或多个收纳器,包括依序设置的:
第一无动力放置段,每个所述收纳器被放置于所述第一无动力放置段;
第一动力输送段,包括第一输送机,每个所述收纳器自所述第一无动力放置段被移至所述第一动力输送段;
预设安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机,每个所述收纳器自第一动力输送段被依次有序运输至所述预设安检设备内部;
第二动力输送段,包括第二输送机,通过所述第二输送机,每个所述收纳器自所述预设安检设备被依次有序运输至第二动力输送段;
第二无动力放置段,每个所述收纳器自所述第二动力输送段被移至所述第二无动力放置段;
开拆台,包括操作台及用于显示可疑行李的显示器,每个所述收纳器自所述第二无动力放置段被移至所述开拆台;
在被依序设置的所述第一无动力放置段、所述第一动力输送段、所述预设安检设备、所述第二动力输送段、所述第二无动力放置段及所述开拆台的下方设有回筐输送段,所述回筐输送段包括第三输送机,每个所述收纳器通过所述第三输送机被输送至待提升位置;和
提升装置,每个所述收纳器通过所述提升装置自所述待提升位置被提升至预设高度。
优选地,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连续式提升组件,每个收纳器依序且连续地自所述待提升位置被提升至所述预设高度位置处,所述连续式提升组件包括用于与收纳器的筐边和/或筐底接触以固定收纳器的承载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3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