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72219.4 | 申请日: | 2022-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4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何键宏;李悦高;张文聪;任志强;黄冬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24;H01R13/02;H01R43/20;H01R4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多个实心的导通部,所述导通部设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所述导通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横截面的特征长度大于0.2mm;多个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抵接于对应的所述上表面,自所述固定部向上延伸一弹臂,所述弹臂用以向上抵接一第一电子元件;多个接触件,分别对应抵接于所述下表面,所述接触件用以电性连接位于所述导通部下方的一第二电子元件,从而所述电连接器达到电阻值低、电性可靠度高、散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尤指一种具有低电阻值、高电性可靠度、散热效果好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201810677328.5的中国专利揭露了一种连接器结构,其包括一介电层、一第一导电弹性悬臂与至少一第二导电弹性悬臂。所述介电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形成第一黏着层在第一表面上,并形成第二黏着层在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导电弹性悬臂包括第一固定端部与第一自由端部,且所述第二导电弹性悬臂包括第二固定端部与第二自由端部,每一个第一固定端部固定在第一黏着层,每一个第二固定端部固定在第二黏着层;接着,通过激光钻孔或机械钻孔等方式,形成贯通每一个第一固定端部、第一黏着层、介电层、第二黏着层以及对应的第二固定端部的通孔,并电镀此通孔以形成导电通孔,从而通过每一个导电通孔电性连接对应的第一导电弹性悬臂与第二导电弹性悬臂。
上述电连接器100存在以下问题:
(1)虽然可依靠导电通孔内的镀层电性连接对应的第一导电弹性悬臂与第二导电弹性悬臂,但由于镀层的横截面积小,镀层的电阻值高,不利于连接器电性传导;
(2)虽然可电镀通孔以形成导电通孔,但是电镀通孔时,若镀层没有镀满导电通孔的内壁,会导致镀层有断开现象,从而对应的第一导电弹性悬臂与第二导电弹性悬臂不能实现电性连接,连接器的电性可靠度低,另外,电镀完通孔后需要检查镀层是否镀满导电通孔的整个内壁,镀层位于导电通孔的内侧,检查的速度较慢,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3)导电通孔为中空结构,导热性能较差,不利于连接器的散热;
(4)第一固定端部固定在第一黏着层及第二固定端部固定在第二黏着层后,再通过激光钻孔或机械钻孔等方式,形成贯通第一固定端部、第一黏着层、介电层、第二黏着层以及对应的第二固定端部的通孔,通孔贯通每一个第一固定端部、第一黏着层、介电层、第二黏着层以及对应的第二固定端部,容易损坏第一固定端部、第一黏着层、第二黏着层与第二固定端部,造成第一固定端部与第一黏着层之间固定不稳,以及造成第二黏着层与第二固定端部固定不稳。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低电阻值、高电性可靠度、散热效果好的电连接器,通过设置实心的导通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横截面的特征长度大于0.2mm,从而达到电阻值低、电性可靠度高、散热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实心的导通部,所述导通部设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所述导通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横截面的特征长度大于0.2mm;多个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抵接于对应的所述上表面,自所述固定部向上延伸一弹臂,所述弹臂用以向上抵接一第一电子元件;多个接触件,分别对应抵接于所述下表面,所述接触件用以电性连接位于所述导通部下方的一第二电子元件。
进一步,所述导通部在上下方向上的最小横截面的特征长度在0.2mm与1.0mm之间。
进一步,包括:一载体,所述载体设有多个收容空间,所述导通部包括金属块,所述金属块填充满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位于所述固定部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22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暗装龙头
- 下一篇:一种非交联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