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模数铸钢齿圈的制造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61169.X | 申请日: | 202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8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彭开善;陈波;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地通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勇 |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模数 铸钢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模数铸钢齿圈的制造工艺,涉及铸钢齿圈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造半齿圈毛坯;步骤二:将半齿圈毛坯运送至绑扎装置中,将铸造拉筋绑扎至半齿圈毛坯的开口两端;步骤三:对半齿圈毛坯进行精车加工,得到半齿圈;步骤四:在半齿圈的两端加工出卡接部位;步骤五:将两组半齿圈两端的卡接部位进行卡接组装,得到大模数齿圈。本发明通过绑扎装置,可以将现有技术中的铸造钢筋加工,从人工转为机械机动化处理,从而可以降低该步骤中的人工工作强度,并且提高绑扎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钢齿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模数铸钢齿圈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大模数齿圈是大型滚动机械常用的主要受力传动部件之一,材质通常为铸钢等金属材质,用于套设在机械的外壁;
在加工大模数齿圈时,通常采用两组半齿圈拼接的方式进行生产,以降低生产难度,在加工半齿圈后,为了防止其内部的应力变换,通常会在半齿圈的外侧绑扎铸造拉筋,以降低半齿圈在加工时,其内部应力的影响。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模数铸钢大齿圈的制造方法(公开号:CN109262213B),该专利通过对铸件毛坯和齿形加工工艺的改进,用于解决现有大齿圈制造时毛坯和齿形加工量大的问题,并通过将拉筋在大齿圈制造完成后保留的操作,防止大齿圈长久放置、运输和吊装时的变形。
在现有技术中,铸造拉筋通常通过人工或者人工辅助的方式与半齿圈进行绑扎,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并且在绑扎时,需要方便进行调整,进而将铸造拉筋绑扎进齿槽中,从而提高铸造拉筋与半齿圈的绑扎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模数铸钢齿圈的制造工艺,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如何提高铸造拉筋与半齿圈在把绑扎时的自动化,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何提高自动化装置与半齿圈的适应性,进而提高绑扎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模数铸钢齿圈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造半齿圈毛坯;
步骤二:将半齿圈毛坯运送至绑扎装置中,将铸造拉筋绑扎至半齿圈毛坯的开口两端;
步骤三:对半齿圈毛坯进行精车加工,得到半齿圈;
步骤四:在半齿圈的两端加工出卡接部位;
步骤五:将两组半齿圈两端的卡接部位进行卡接组装,得到大模数齿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齿圈毛坯的外侧加工有若干个等距齿槽,齿槽的深度为50-150c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所述齿槽的宽度差距为10-15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五中,得到大模数齿圈后,将铸造拉筋进行切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五中,两组半齿圈两端在卡接组装后,对卡接部位进行焊接和打磨,将其进行加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二中绑扎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半齿圈毛坯运送至定位架的上侧;
A2:将铸造拉筋的两端加工至向上弯曲,再安装至钢筋放置槽中,并将铸造拉筋弯曲的两端分别贴合至两组驱动结构的一侧;
A3:将铸造拉筋向上抬升,将弯曲的两端嵌入至半齿圈毛坯两端的齿槽中;
A4:依次启动第一按压结构和第二按压结构,将铸造拉筋的弯曲的两端分别向半齿圈毛坯的上侧弯折,将铸造拉筋的弯折部位进行二次弯,并将其重叠在一起,得到重叠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地通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地通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1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