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0984.4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季海龙;许悦悦;鞠欢;苗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22B37/24;F22B37/36;F22B37/54;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明宇知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9 | 代理人: | 陶一萌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余热 回收 用储能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包括两个可相互对接的封闭结构一和封闭机构二,并形成封闭空间,封闭空间内设置有锅炉,封闭空间内设置有温差发电组件,封闭结构一和封闭结构二内还分别设置有蒸汽组件。封闭结构一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一、竖直设置在底板一上的弧形罩一、设置在弧形罩一内侧的上气囊一、设置在弧形罩一顶端部的顶盖一,底板一的底端面还设置有下气囊一,下气囊一设置在上气囊一的下方,下气囊一与地面可分离式的接触。本发明提供的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解决了如何将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将锅炉内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用锅炉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消耗大量的燃料,同时伴随着大量的烟气产生,而且钢铁企业用的锅炉的排烟温度也很高,过去,这些高温烟气都直接排向大气,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为节约能演,已产生了很多技术对这种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在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的余热回收利用的设施是换热器,但由于钢铁企业用的锅炉排出的烟气温度剧烈波动,含尘量大,普通水列管余热锅炉很难运用于钢铁企业用的锅炉的余热回收。
在锅炉应用的技术领域中,锅炉排烟损失是锅炉热能利用热损失最大的一项,占5%—12%。电厂锅炉排烟温度在120—200℃,小型工业锅炉则在180—250℃之间,随着能源逐渐紧缺,锅炉行业也不得不改进内部结构或者整体系统,从以将能源损耗降到最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以此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解决了如何将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将锅炉内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损耗。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包括两个可相互对接的封闭结构一和封闭机构二,并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内设置有锅炉,所述封闭空间内设置有温差发电组件,所述封闭结构一和所述封闭结构二内还分别设置有蒸汽组件。
所述封闭结构一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一、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上的弧形罩一、设置在所述弧形罩一内侧的上气囊一、设置在所述弧形罩一顶端部的顶盖一,所述底板一的底端面还设置有下气囊一,所述下气囊一设置在所述上气囊一的下方,所述下气囊一与地面可分离式的接触。
所述封闭结构二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二、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二上的弧形罩二、设置在所述弧形罩二内侧的上气囊二、设置在所述弧形罩二顶端部的顶盖二,所述底板二的底端面还设置有下气囊二,所述下气囊二设置在所述上气囊二的下方,所述下气囊二与地面可分离式的接触。
所述蒸汽组件包括水槽板,所述水槽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置有净化水,所述水槽板设置在所述上气囊一或者上气囊二的上方。
所述底板一上设置有固定座一,一端与所述固定座一铰接连接的压力杆一,其另一端与所述顶盖一连接,所述压力杆一的侧部穿设有若干的水平杆一,其中一所述水平杆一的外端通过拉绳二与电推杆二连接,所述电推杆二设置在所述底板二上。
所述底板二上设置有固定座二,一端与所述固定座二铰接连接的压力杆二,其另一端与所述顶盖二连接,所述压力杆二的侧部穿设有若干的水平杆二,其中一所述水平杆二的外端通过拉绳一与电推杆一连接,所述电推杆一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上。
所述弧形罩一和所述弧形罩二均为壳体状,所述弧形罩一和所述弧形罩二的侧部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弧形罩一或者弧形罩二通过连通管连接;
所述弧形罩一或者弧形罩二的外侧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与真空泵连接。
所述温差发电组件包括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与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连接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蓄电池,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中引出金属导线一和金属导线二,所述金属导线一的A端连接冷源,所述金属导线二的B端连接热源,所述热源设置在封闭空间中,所述冷源设置在所述顶盖一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09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