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0984.4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季海龙;许悦悦;鞠欢;苗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22B37/24;F22B37/36;F22B37/54;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明宇知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9 | 代理人: | 陶一萌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余热 回收 用储能 装置 | ||
1.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可相互对接的封闭结构一和封闭机构二,并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内设置有锅炉,所述封闭空间内设置有温差发电组件,所述封闭结构一和所述封闭结构二内还分别设置有蒸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一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一(1)、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一(1)上的弧形罩一(6)、设置在所述弧形罩一(6)内侧的上气囊一(64)、设置在所述弧形罩一(6)顶端部的顶盖一(61),所述底板一(1)的底端面还设置有下气囊一(66),所述下气囊一(66)设置在所述上气囊一(64)的下方,所述下气囊一(66)与地面可分离式的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二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二(13)、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二(13)上的弧形罩二(12)、设置在所述弧形罩二(12)内侧的上气囊二、设置在所述弧形罩二(12)顶端部的顶盖二,所述底板二(13)的底端面还设置有下气囊二,所述下气囊二设置在所述上气囊二的下方,所述下气囊二与地面可分离式的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组件包括水槽板(63),所述水槽板(63)的上端面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置有净化水,所述水槽板(63)设置在所述上气囊一(64)或者上气囊二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一(1)上设置有固定座一,一端与所述固定座一铰接连接的压力杆一(2),其另一端与所述顶盖一(61)连接,所述压力杆一(2)的侧部穿设有若干的水平杆一(5),其中一所述水平杆一(5)的外端通过拉绳二与电推杆二(14)连接,所述电推杆二(14)设置在所述底板二(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二(13)上设置有固定座二,一端与所述固定座二铰接连接的压力杆二(10),其另一端与所述顶盖二连接,所述压力杆二(10)的侧部穿设有若干的水平杆二(11),其中一所述水平杆二(11)的外端通过拉绳一与电推杆一(16)连接,所述电推杆一(16)设置在所述底板一(1)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罩一(6)和所述弧形罩二(12)均为壳体状,所述弧形罩一(6)和所述弧形罩二(12)的侧部通过连通管(65)连接,所述弧形罩一(6)或者弧形罩二(12)通过连通管(65)连接;
所述弧形罩一(6)或者弧形罩二(12)的外侧设置有管道(4),所述管道(4)与真空泵(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组件包括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与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连接的控制器(9)、与所述控制器(9)连接的蓄电池(8),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中引出金属导线一和金属导线二,所述金属导线一的A端连接冷源(7),所述金属导线二的B端连接热源,所述热源设置在封闭空间中,所述冷源(7)设置在所述顶盖一(61)的外侧;
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具有若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盛合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09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