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信度评估的红外测温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60610.2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6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张宇;杨伟强;刘东剑;王剑波;孟甜;何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金三立视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10 | 分类号: | G01J5/10;G01J5/70;G01W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林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信度 评估 红外 测温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可信度评估的红外测温方法及终端,按照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采集红外测温数据和气象数据;基于气象数据按照预设气象数据规则确定与气象数据对应的证据可信度;基于证据可信度确定综合结论可信度,并根据综合结论可信度和红外测温数据生成最终红外测温结果;根据最终红外测温结果更新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得到更新后的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并根据更新后的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返回执行所述按照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采集红外测温数据和气象数据步骤,能够更加客观量化地体现出当前红外测温的综合气象条件,使得测温巡检得到的测温结果更加有效,从而有效提高了红外测温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测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信度评估的红外测温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存在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物体都在不断地向外释放红外辐射能量。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波长与物体表面的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红外测温技术就是利用物体的红外辐射原理,采集被测物体的辐射能量,将采集到的能量送到光电探测器上转变为一系列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内设置的算法处理,从而测量出被测物体的温度。
因为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是采集被测物体的辐射能量,根据建立模型算法来计算被测物体的温度。而辐射能量在大气的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大气的气象状况的影响,不良的气象环境,包括环境温度、湿度及大风力等,均会对设备温度检测带来不利的影响,影响红外测温的精度。
传统的红外测温方法虽然会设计一些集成算法,可以针对气象环境因素做一些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精度,但毕竟气象环境因素极其复杂,其精度的提高程度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可信度评估的红外测温方法及终端,能够有效提高红外测温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可信度评估的红外测温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采集红外测温数据和气象数据;
基于所述气象数据按照预设气象数据规则确定与所述气象数据对应的证据可信度;
基于所述证据可信度确定综合结论可信度,并根据所述综合结论可信度和所述红外测温数据生成最终红外测温结果;
根据所述最终红外测温结果更新所述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得到更新后的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并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返回执行所述按照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采集红外测温数据和气象数据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可信度评估的红外测温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采集红外测温数据和气象数据;
基于所述气象数据按照预设气象数据规则确定与所述气象数据对应的证据可信度;
基于所述证据可信度确定综合结论可信度,并根据所述综合结论可信度和所述红外测温数据生成最终红外测温结果;
根据所述最终红外测温结果更新所述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得到更新后的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并根据所述更新后的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返回执行所述按照预设采集频次和预设采集时段采集红外测温数据和气象数据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三立视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三立视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0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