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特殊水稻品种直接生产粳糯配方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9563.X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3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根友;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0 | 分类号: | A01H1/00;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特殊 水稻 品种 直接 生产 配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特殊水稻品种直接生产粳糯配方米的方法,包括粳糯杂交稻新组合选育、杂交组合繁殖制种、配方米稻谷生产等步骤。本发明采用粳糯杂交稻品种(组合)直接生产粳糯配方米稻谷,代替使用粳、糯不同品种的稻谷通过机械混合而获得的配方米稻谷,免去了生产粳糯配方米所需的专用加工设备和工艺流程,降低了配方米生产成本。而且加工而成的配方米其米饭软糯适宜,食味优良。同时由于生产配方米的稻谷来源一致,各籽粒的粒形和含水量相同,加工时碎米率降低,显著提高了生产配方米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另外,由于粳糯杂交稻品种(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特性,也有效解决了水稻生产中食味与抗性、产量不协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特殊水稻品种直接生产粳糯配方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赿来赿高,尤其是食味品质。然而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食味与抗性、产量不协调的问题,优质食味品种不多,且产量、抗性较差。从粮食安全方面考虑,大面积生产通常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往往生产出来的稻米食味品质欠佳,其米饭质地较硬、缺少糯性,不符合多数人的饮食习惯。为了满足人们对优质食味稻米的需要,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配方米,将普通大米与糯米以大约3∶1的比例混合,从而增加了稻米的软糯特性,食口性大为提高,因而深受群众欢迎。可是,配方米生产加工需专用设备和工艺流程,增加了大米成本。而且由于不同品种粒形和含水量的不同,混合加工时容易造成碎米增多,影响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高效,可不通过混合而直接生产出粳糯比例大约3∶1的配方米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利用特殊水稻品种直接生产粳糯配方米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粳糯杂交稻新组合选育:
①糯稻不育系的转育:通过组合测配和配合力测定分析,选用平均配合力高、且对不育系具有很好保持作用的优质糯稻品种为保持系。以不育系为母本、该保持系为父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从而转育成糯稻不育系。
②优良恢复系的筛选或选育:在现有恢复系中筛选优良恢复系,或通过杂交、回交、定向选育和测恢,培育新的优良恢复系。筛选或选育的优良恢复系一般非糯稻。
③组合测配和鉴定筛选:以糯稻不育系为母本,优良恢复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再以优质高产抗病性状为主攻目标,通过鉴定筛选、寻找特殊配合力,育成优质高产抗病粳糯杂交稻新组合。
步骤①和步骤②可同步进行。
2、粳糯杂交稻新组合制种:按照不育系繁殖技术规程,繁殖糯稻不育系。再用糯稻不育系为母本,优质高产抗病粳糯杂交稻新组合的亲本恢复系为父本,通过杂交制种,生产粳糯杂交稻新组合种子。
3、粳糯配方米稻谷生产:用粳糯杂交稻新组合种子进行大面积水稻生产,即可收获生产粳糯配方米的稻谷。由于粳糯杂交稻的双亲分别是糯稻和普通水稻,而糯质性状为双隐性基因控制,所以粳糯杂交稻后代稻谷中粳糯籽粒比例大约为3∶1,其稻米是天然的粳糯配方米。
本发明采用粳糯杂交稻品种(组合)直接生产粳糯配方米稻谷,代替使用粳、糯不同品种的稻谷通过机械混合而获得配方米稻谷,免去了生产粳糯配方米所需的专用加工设备和工艺流程,降低了配方米生产成本。同时由于生产配方米的稻谷来源一致,各籽粒的粒形和含水量相同,加工时碎米率降低,所以生产配方米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另外,由于粳糯杂交稻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特性,也有效解决了水稻生产中食味与抗性、产量不协调的问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利用特殊水稻品种直接生产粳糯配方米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粳糯杂交稻新组合选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95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