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高精度多角度牙齿打磨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56268.9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9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彭满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满先 |
| 主分类号: | A61C3/06 | 分类号: | A61C3/06;A61C1/08 |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闫春燕 |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高精度 角度 牙齿 打磨 系统 方法 | ||
1.基于物联网的多角度牙齿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左升降机构(2)和右升降机构(3),两个升降机构的运动部之间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顶表面上固设有纵向设置的电缸(5),电缸(5)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滑台(6),所述滑台(6)顶表面上设置有动力单元和引风机(7),动力单元的输出轴上固设有调节板(8),调节板(8)的顶表面上固设有壳体(9),壳体(9)内设置有打磨棒和伺服电机I(10),打磨棒包括空心管(11)和磨头,所述空心管(11)旋转安装于壳体(9)内,空心管(11)的两端均贯穿壳体(9)设置,空心管(11)的后延伸端上设置有磨头,磨头包括柱形壳(12)和球形磨面(13),柱形壳(12)的一端焊接于空心管(11)的后延伸端上,且与空心管(11)连通,柱形壳(12)的柱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柱形壳(12)连通的吸尘孔(14),柱形壳(12)的后端部封闭,且封闭端为球形磨面(13),空心管(11)的前延伸端上连接有旋转接头(15),旋转接头(15)的另一端与引风机(7)的工作端口经软管(16)连接,所述空心管(11)与伺服电机I(10)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
所述左升降机构(2)和右升降机构(3)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升降机构(2)包括机架(17),所述机架(17)固设于工作台(1)的台面上,机架(17)内旋转安装有垂向设置的丝杆(18),丝杆(18)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9),机架(17)的顶部顺次固设有减速器I(20)和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I(20)的输入轴经联轴器连接,减速器I(20)的底部设置有输出轴,且输出轴与丝杆(18)的顶端轴颈经联轴器连接,所述机架(17)的侧壁上设置有轨道(22),所述螺母(19)滑动安装于轨道(22)上;
所述左升降机构(2)和右升降机构(3)的螺母(19)的内侧面上均焊接有L板(23),所述安装板(4)的左右端部分别支撑于两个L板(23)的水平板上,且经锁紧螺钉固设于水平板上;
所述安装板(4)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根纵向设置的导轨(24),所述滑台(6)的底表面上固设有两个分别与导轨(24)相对应的滑块(25),滑块(25)滑动安装于导轨(24)上;所述动力单元包括伺服电机II(26)和减速器II(27),所述伺服电机II(26)和减速器II(27)均固设于滑台(6)的顶表面上,伺服电机II(26)的输出轴与减速器II(27)的输入轴经联轴器连接,减速器II(27)的顶部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调节板(8)固设于减速器II(27)的输出轴上;所述滑台(6)的底表面上焊接有垂向设置的连接板,所述电缸(5)的活塞杆固设于连接板上;
该打磨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缸(5)的输入接口、电机(21)、伺服电机I(10)、引风机(7)和伺服电机II(26)电连接,通过物联网连接电缸(5)、伺服电机I(10)、引风机(7)和伺服电机II(26);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于空心管(11)上的从动齿轮(29)、安装于伺服电机I(10)上的主动齿轮(30),主动齿轮(30)与从动齿轮(29)啮合;所述壳体(9)内且位于其底部固设有轴承座(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多角度牙齿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11)旋转安装于轴承座(2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物联网的高精度多角度牙齿打磨系统打磨牙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口腔医生辅导病人坐在磨头的后侧,确保病人的口腔朝前,且保持不动;口腔医生在病人的口腔中塞入牙齿咬合垫,以防止病人的上下牙齿合拢;
S2、虫牙前端面上虫洞的打磨,具体操作步骤为:
S21、控制电缸(5)的活塞杆向后伸出,活塞杆带动连接板向后运动,连接板带动滑台(6)沿着导轨(24)向后运动,滑台(6)带动动力单元、调节板(8)、壳体(9)以及打磨棒同步的向后运动,确保打磨棒上的球形磨面(13)伸入到口腔内,到位后,关闭电缸(5);
S22、控制伺服电机II(26)启动,伺服电机II(26)的转矩经减速器II(27)减速后带动调节板(8)旋转,调节板(8)带动壳体(9)及其上的打磨棒在水平面上转动,当口腔医生观察到球形磨面(13)刚好正对虫牙(31)的前端面上后,立即在控制器上控制伺服电机II(26)关闭;然后控制电缸(5)活塞杆伸出,球形磨面(13)向后运动,当观察到球形磨面(13)接触到虫牙(31)的前端面后,口腔医生立即在控制器上控制电缸(5)关闭,从而实现了球形磨面(13)的定位;
S23、控制伺服电机I(10)启动,伺服电机I(10)带动主动齿轮(30)转动,主动齿轮(30)带动从动齿轮(29)转动,从动齿轮(29)带动空心管(11)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空心管(11)带动柱形壳(12)转动,柱形壳(12)带动球形磨面(13)转动,转动的球形磨面(13)开始打磨虫牙(31)的前端面(32)上的虫洞(36);
S24、控制两个电机(21)启动,并确保两个电机(21)做往复的正反转,电机(21)带动丝杆(18)转动,螺母(19)在丝杆(18)上做往复的上下运动,螺母(19)带动L板(23)做往复上下运动,L板(23)带动安装板(4)做往复的上下运动,安装板(4)带动滑台(6)、动力单元、调节板(8)、壳体(9)以及打磨棒做同步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球形磨面(13)在垂向方向打磨虫牙(31)的前端面(32)上的虫洞(36),打磨一段时间后,关闭伺服电机I(10)和电机(21);同时启动引风机(7),引风机(7)将打磨下来的粉状物经吸尘孔(14)抽入到柱形壳(12)内,在引风机(7)的抽吸下,粉状物顺次经空心管(11)内腔、旋转接头(15)、引风机(7)的出风口最后排放到废料收集盒内;
S25、重复步骤S22的区域,使球形磨面(13)运动到虫牙前端面(32)的另一个区域,到位后,重复步骤S23~S24的操作,即可对前端面(32)上该区域上虫牙(31)进行打磨,如此重复操作,即可最终实现对虫牙(31)的前端面(32)上虫牙(31)彻底打磨;
S3、虫牙右侧弧面上虫洞的打磨,具体操作步骤为:
S31、控制电缸(5)的活塞杆向后伸出,活塞杆带动连接板向后运动,连接板带动滑台(6)沿着导轨(24)向后运动,滑台(6)带动动力单元、调节板(8)、壳体(9)以及打磨棒同步的向后运动,确保打磨棒上的球形磨面(13)伸入到口腔内,确保球形磨面(13)伸入到牙缝槽(35)内;
S32、控制伺服电机II(26)启动,伺服电机II(26)的转矩经减速器II(27)减速后带动调节板(8)旋转,调节板(8)带动壳体(9)及其上的打磨棒在水平面上转动,当口腔医生观察到球形磨面(13)与右侧弧面(34)相切后,立即关闭伺服电机II(26);
S33、控制伺服电机I(10)启动,伺服电机I(10)带动主动齿轮(30)转动,主动齿轮(30)带动从动齿轮(29)转动,从动齿轮(29)带动空心管(11)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空心管(11)带动柱形壳(12)转动,柱形壳(12)带动球形磨面(13)转动,转动的球形磨面(13)开始打磨虫牙(31)的右侧弧面(34)上的虫洞(36);
S34、控制两个电机(21)启动,并确保两个电机(21)做往复的正反转,电机(21)带动丝杆(18)转动,螺母(19)在丝杆(18)上做往复的上下运动,螺母(19)带动L板(23)做往复上下运动,L板(23)带动安装板(4)做往复的上下运动,安装板(4)带动滑台(6)、动力单元、调节板(8)、壳体(9)以及打磨棒做同步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球形磨面(13)在垂向方向打磨虫牙(31)的右侧弧面(34)上的虫洞(36),打磨一段时间后,关闭伺服电机I(10)和电机(21),从而实现对右侧弧面(34)上的虫洞(36)彻底打磨;
S4、重复步骤S3的操作,即可打磨掉虫牙(31)的左侧弧面(33)上的虫洞(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满先,未经彭满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62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