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跌倒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50880.5 | 申请日: | 2022-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1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慕安臻;韩海力;王涛;张佳舒;刘宏;杨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10 | 分类号: | G06V40/10;G06V40/20;A61B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跌倒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跌倒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热成像技术领域,可以提升跌倒检测的准确度。该方法包括:获取红外探测区域的当前时刻的热成像图像;对当前时刻的热成像图像进行姿态识别,得到处于红外探测区域内的目标人体的当前时刻的姿态识别结果;若目标人体的当前时刻的姿态识别结果为卧姿,根据历史姿态识别记录,确定目标人体的姿态变化时长;目标人体的姿态变换时长用于指示目标人体从坐姿或者站姿切换为卧姿的时长;若目标人体的姿态变换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阈值,则确定目标人体发生跌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跌倒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人体意外跌倒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能会导致长期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快速获知人员发生跌倒这一信息是能够及时对该人员进行救治的前提,因此,对人体进行跌倒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有的跌倒检测技术通常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其中,接触式跌倒检测技术通常是基于如智能手环等可穿戴式设备,但是,快速的手部活动等人体正常活动很可能会导致智能手环误判,因此此类跌倒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度较低。此外,现有的基于视频监控的跌倒检测方法,由于隐私保护的原因,不适合在卧室、卫生间等很有可能发生跌倒的空间内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跌倒检测方法及装置,可以提升跌倒检测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跌倒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红外探测区域的当前时刻的热成像图像;对当前时刻的热成像图像进行姿态识别,得到处于红外探测区域内的目标人体的当前时刻的姿态识别结果;若目标人体的当前时刻的姿态识别结果为卧姿,根据历史姿态识别记录,确定目标人体的姿态变化时长;目标人体的姿态变换时长用于指示目标人体从坐姿或者站姿切换为卧姿的时长;若目标人体的姿态变换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阈值,则确定目标人体发生跌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跌倒检测方法可以在需要进行跌倒检测的区域内设置红外热成像设备,并对该红外热成像设备的红外探测区域内的热成像图像进行姿态识别,这样无需设置接触式设备,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持续获取目标人体的姿态,将目标人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姿态变化情况作为其是否跌倒的判断依据。由于在人体发生跌倒时,其姿态会迅速发生变化,此时若仅依据目标人体在某一时刻内的瞬时姿态进行跌倒检测很可能发生误判,因此,该方法根据目标人体的姿态变化时长可以更为准确地判断目标人体是否发生跌倒。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人体的姿态变换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则确定目标人体未发生跌倒。
在一些实施例中,历史姿态识别记录用于记录至少一个历史时刻,以及至少一个历史时刻中各个历史时刻对应的目标人体的姿态识别结果。根据历史姿态识别记录,确定目标人体的姿态变换时长,包括:从历史姿态识别记录中查找目标时刻,目标时刻为最近一次目标人体的姿态识别结果为站姿或坐姿的历史时刻;将当前时刻与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为目标人体的姿态变换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当前时刻的热成像图像进行姿态识别,包括:对当前时刻的热成像图像进行人体目标检测,确定红外探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人体;在红外探测区域内存在目标人体的情况下,对当前时刻的热成像图像进行姿态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将当前时刻与目标人体的当前时刻的姿态识别结果存储至历史姿态识别记录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红外探测区域的当前时刻的热成像图像,包括:获取对红外探测区域进行红外探测而得到的电平数据;根据热成像设备的分辨率,对电平数据进行分辨率转换处理,得到红外探测区域的原始热成像图像;对原始热成像图像依次进行均匀化处理、降噪处理、滤波处理以及增强处理,得到红外探测区域的热成像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0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液再生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耐烘烤馅料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