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3111.2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4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兵;肖永立;赵肖余;孙军;刘政;陈昕;古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H17/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侯春扬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测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图像信息;声纹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声纹信息;温度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温度信息;运维服务器,运维服务器与变电站的运维主站通信连接,运维服务器包括:多元信息采集单元,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设备、声纹采集设备和温度采集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图像信息、声纹信息以及温度信息;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运维主站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模型库,模型库的输入端与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以根据图像信息、声纹信息、温度信息以及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对待监测设备建立可视化的3D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运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建设的主要形式。智能变电站在技术上实现了二次系统的完整在线监测,使得智能变电站技术由概念变为具有技术先进性的新型式变电站。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二次设备的在线监视与分析主要处理与解决的是继保设备、故障滤波装置的相关信息,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与可视化工作是智能设备检修的重要部分。
然而,尽管现有的变电站技术能够获取大量在线监测信息,全面了解二次设备和系统的技术状态,但在现有的监控后台等有可能实现信息高级应用的设备上,仅采用了信息捕获加简单提取即逐条显示的方法,运行人员需根据报文含义作出处理决定。这种信息处理方式太过简单,对信息的挖掘深度远未能体现智能变电站的技术优势,没有实现对信息智能化分析的预期。
传统变电站监视系统具有多种形式结构,但绝大部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直观性不足,因为这些传统系统所采集的信息大多为平面数据,这种数据每一个只能代表局部的状态,同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需要审查人员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将其串联起来,而变电站运作信息的多面性较强,其信息传出量巨大,使得人工逻辑思维处理信息的难度增大,无法直观判别信息发出的方位。同时人工依靠二维监测所得出的结果是不完整的,并没有深入对二次设备状态进行检测,不利于变电站状态维护工作的质量。此外针对某些设备,其缺陷在使用当中如果不能被尽早发现,出现更严重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的监控工作的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变电站的待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图像信息;声纹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声纹信息;温度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待监测设备的温度信息;运维服务器,运维服务器与变电站的运维主站通信连接,运维服务器包括:
多元信息采集单元,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图像采集设备、声纹采集设备和温度采集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图像信息、声纹信息以及温度信息;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运维主站的输出端连接,以获取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模型库,模型库的输入端与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以根据图像信息、声纹信息、温度信息以及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对待监测设备建立可视化的3D模型。
进一步地,运维服务器包括设备状态监测单元,设备状态监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多元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以解析图像信息、声纹信息、温度信息以及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从而获得待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嵌入到模型库中。
进一步地,设备状态监测单元针对图像信息、声纹信息、温度信息以及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特征的提取和训练,以形成模型参数;设备状态监测单元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模型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以判断模型库中的模型的准确率。
进一步地,设备状态监测单元针对待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算法进行特征的提取和训练,以形成模型参数,并根据模型参数判断模型库中的模型的准确率;设备状态监测单元利用鲁棒非负矩阵分解对模型参数进行数据分析,以判断模型库中的模型的准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3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态住宅房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