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拌混凝土废弃物回收分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31190.5 | 申请日: | 2022-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2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钱艺松;李星;殷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华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35 | 分类号: | B09B3/35;B02C1/14;B02C23/14;B02C23/10;B02C23/16;B02C23/18;B08B3/02;B09B101/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002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废弃物 回收 分类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预拌混凝土废弃物回收分类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填料箱(1)、预处理塔(2)和筛分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塔(2)内安装有研磨机构(4)与冲洗机构(5),所述填料箱(1)通过传送带(7)与所述预处理塔(2)连通且向所述研磨机构(4)送料,所述冲洗机构(5)位于所述研磨机构(4)下方,所述冲洗机构(5)通过出料组件(6)与所述筛分机构(3)连通且向所述筛分机构(3)送料;
所述筛分机构(3)包括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分流柱(31)和限位筒(32),所述限位筒(32)和地面之间有间距且所述限位筒(32)底部为开口设置,所述分流柱(31)置于所述限位筒(32)内,所述出料组件(6)置于所述分流柱(31)的上方向所述限位筒(32)内送料,所述分流柱(31)的顶部安装有分流圆锥(33),且所述分流圆锥(33)的锥尖朝向所述出料组件(6)的出料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混凝土废弃物回收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流柱(31)与所述分流圆锥(33)之间设有束风罩(34),所述束风罩(34)安装在所述分流柱(31)的顶部,所述分流圆锥(33)固定在所述束风罩(34)远离所述分流柱(31)的一端;
所述分流圆锥(33)远离所述出料组件(6)的一端固定有扩风圆锥(36),且所述扩风圆锥(36)的锥尖朝远离所述分流圆锥(33)的方向,所述分流柱(31)的顶部还安装有鼓风机(35)且所述鼓风机(35)置于所述束风罩(34)内,所述鼓风机(35)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扩风圆锥(36)的锥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混凝土废弃物回收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32)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安装架上的集砂筒(8),所述集砂筒(8)的底部开设有出砂口(81),所述出砂口(81)与地面之间存在间距;
所述集砂筒(8)内设有集石筒(9),所述集石筒(9)固定在所述集砂筒(8)内,所述集石筒(9)的底部开设有出石口(91),所述出石口(91)上固定有出石管(92),所述出石管(92)延伸出所述集砂筒(8)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混凝土废弃物回收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构(4)包括第一研磨件(41)和第二研磨件(42),所述传送带(7)远离所述填料箱(1)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研磨件(41)与所述第二研磨件(42)之间;
所述第一研磨件(41)包括伸缩件(411)和顶推板(412),所述伸缩件(411)安装在所述预处理塔(2)的顶部且所述伸缩件(411)朝所述出料组件(6)的方向延伸,所述顶推板(412)安装在所述伸缩件(411)靠近所述出料组件(6)的一端,所述顶推板(412)在所述伸缩件(411)驱动下朝所述第二研磨件(42)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拌混凝土废弃物回收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研磨件(42)包括研磨部(421)和驱动部(422),所述研磨部(421)置于所述预处理塔(2)内且平行置于所述顶推板(412)的下方,所述驱动部(422)固定在所述预处理塔(2)的内壁上,所述研磨部(421)在所述驱动部(422)驱动下在水平方向上做偏心运动;
所述研磨部(421)包括固定环(4211)和研磨网(4212),所述研磨网(4212)固定在所述固定环(4211)内,所述驱动部(422)与所述固定环(4211)的外环相连接,所述顶推板(412)在所述伸缩件(411)的驱动下将物料抵贴在所述研磨网(42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拌混凝土废弃物回收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22)包括设于所述预处理塔(2)内壁上的旋转电机(4221)和由所述旋转电机(4221)驱动的连杆(4222),所述旋转电机(4221)驱动所述连杆(4222)带动所述固定环(4211)在水平方向上偏心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华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华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11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