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港口智能船舶岸基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6735.3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0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超;业绪方;周林华;刚建;潘祥伟;赵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B63J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汤小权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港口 智能 船舶 岸基 供电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口智能船舶岸基供电系统,属于船舶供电技术领域,多个智能充电桩,分别通过电缆连接岸基变电站,用于对停靠的船舶进行岸基供电;数据采集器,与各智能充电桩之间通信连接,用于采集各智能充电桩的工作数据;通过在智能充电桩内安装有人机交互系统,以用于实现岸基供电智慧管理,船方扫码自助使用岸电,因而省却了等待港方专人接岸电的时间,且避免了港方人员与船方人员直接接触,况且,配套设置与智能充电桩数据连接的后台监控平台,通过采用上述由智能充电桩和后台后台监控平台构成的岸基供电系统,岸电供电方只需较少人力即可完成岸电现场设备管理监控作业,因而大大了降低了停靠船舶的岸基供电管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港口智能船舶岸基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江苏省交通厅等六部委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工作要求》和中国港口协会《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实施细则》,船舶岸电已成为港口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之一。尤其是自3月1日《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执法监督力度,明确要求“不接受污染物、不接岸电,不作业”,故而港口与船方岸基接电服务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船舶岸电的大力推广和海事、交通执法部门的有力监管,船舶靠泊用电需求持续增多。龙集现有10套低压工频岸电设施,无法满足单泊位多艘驳船用电需求,海轮的高压用电需求更是无法满足。岸电操作人员则是现场设备抢修人员兼职,人力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岸电服务时效。自5月成立岸电操作专班(外协单位组建)以来,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员压力,但硬件设施和服务时效上还是捉襟见肘。而且在疫情期间,专班人员连接岸电电缆操作时,还与船上人员存在着接触风险。
由此看来,现有岸电设施已无法满足现今发展要求,急需提档升级,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港口智慧岸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港口智能船舶岸基供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港口智能船舶岸基供电系统,包括:
多个智能充电桩,分别通过电缆连接岸基变电站,用于对停靠的船舶进行岸基供电;
其中,每个智能充电桩内还安装有人机交互系统,用于实现岸基供电智慧管理;
数据采集器,与各智能充电桩之间通信连接,用于采集各智能充电桩的工作数据,至少包括接电船舶信息、船舶接电时间、船舶断电时间、船舶用电时长、船舶用电量以及支付金额;
GPS对时装置,与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用于从GPS卫星上获取标准的时间信号,将这些信号传输给系统中需要时间信息的设备,以达到整个系统的时间同步;
岸电监管平台,用于实时收集各智能充电桩的工作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各类管理所需报表;
存储数据库,用于本地存储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各智能充电桩的工作数据;
核心交换机,用于数据采集器、岸电监管平台与存储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互联。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电子看板,与岸电监管平台相连接,用于可视化展示各类管理所需报表;
打印机,与岸电监管平台相连接,用于打印岸电监管平台生成的各类管理所需报表。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多套现场摄像机组,其数量与智能充电桩相一致,且分别安装于各智能充电桩的周围,用于记录各智能充电桩的岸基供电画面;
硬盘录像机,分别通过数据线缆与各套现场摄像机组相连接,用于以视频数据方式存储各智能充电桩的岸基供电画面;
视频交换机,用于硬盘录像机与核心交换机之间的视频数据互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6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教室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配件用自动造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