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板体复合-蠕变时效一体化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5725.8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2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何霁;丁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C21D9/00;C22F1/00;C22F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复合 时效 一体化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板体复合‑蠕变时效一体化成形方法。所述的成形过程包括:将铝合金板体进行高温固溶淬火;将铝合金板转移至热压机中蠕变时效成形;通过变形量分配和热处理温度设计,在成形的同时进行分级时效热处理,实现成形和成性一体化。本发明通过蠕变时效的方式实现了带交叉高筋零件的近净成形制造,铝合金板材首先在高温固溶后软化,在热压机中保温保压,进行蠕变时效成型,再经分级时效进一步提升性能。成形件具有致密度高、组织均匀和尺寸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成形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铝合金板体复合-蠕变时效一体化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带交叉高筋的零件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目前带交叉高筋零件的成形方法主要包括铸造成形,铣削,焊接和强力旋压成形三种。铸造工艺可以成形出具有复杂内部筋格结构的薄壁件,但是铸态组织晶粒粗大且致密度低导致铸件力学性能差,难以满足应用需求。铣削的金属材料消耗量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使用焊接工艺时,构件焊接区域由于焊接热影响往往力学性能较差,强度下降,需要局部加厚补偿而且工艺复杂。旋压或者轧制过程中,坯料单次塑性变形程度大且不均匀。成形件内部组织不均匀,宏观力学性能各向异性明显。特别是旋压工艺成形过程中零件的筋高和筋条形式受限,目前文献报道的旋压成筋高度多局限于3~5mm,远远无法满足零件的设计和性能要求,严重制约了该类高性能零件的设计和使用。而且旋压工艺主要针对回转体零件的成形,无法应用于制造平板类带筋零件。
公告号为111485185A的文件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板体复合-固溶淬火一体化热成型方法。将铝合金板体在高温固溶阶段将铝合金板体放入热处理炉中,待温度稳定后固溶保温,进行多道次固溶板体成形;然后迅速取出铝合金板体,放入水冷模具中进行快速淬火成形;然后进行人工时效步骤,得到所需的铝合金零件。该成型方法将零件的成形与成性分开进行,难以实现形性一体化。在时效过程中,会引起构件的变形,导致零件的尺寸精度下降。多道次成形下,随应变增大导致加工受限,易出现开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板体复合-蠕变时效一体化成形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铝合金板体复合-蠕变时效一体化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高温固溶淬火步骤:将铝合金板进行高温固溶淬火;
蠕变时效成型步骤:将铝合金板转移至热压机中蠕变时效成形;
分级时效热处理步骤:对蠕变时效的铝合金板进行分级时效热处理。
优选地,所述铝合金板为2219铝合金或者7系铝合金。
优选地,对铝合金板进行淬火的方式为水冷淬火。
优选地,铝合金板为2219铝合金时,高温固溶淬火的固溶温度为535℃,固溶时间为40min。
优选地,所述铝合金板在相应模具内进行成形,所述模具的内腔尺寸与实际所需零件一致。
优选地,铝合金板为2219铝合金时的蠕变时效成型中,设置温度为175℃,压力为120MPa,保温保压20h。
优选地,分级时效和热处理工艺能够依所需零件性能进行修改。
优选地,所述模具包括垫模、挡块、凹模、压头以及挡块,其中:
垫模设置在热压机的下热压板上;
凹模和挡块设置在垫模上,挡块设置在凹模周向,对凹模限位;
所述压头设置在凹模上,铝合金板设置在压头和凹模之间;
压头、凹模、挡块围合形成的形状为铝合金板预成型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5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