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融合的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动态扩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5468.8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7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大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大克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G06F11/36;G06F21/56;G06F8/71;G06F1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融合 计算机软件 功能 动态 扩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融合的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动态扩充方法,属于软件功能扩充领域,该扩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对扩充数据进行异常筛选;(2)对扩充数据进行功能融合并记录;(3)接收用户选择信息并进行标记;(4)对软件进行扩充处理并对其进行风险管控;(5)对软件功能进行调整优化;(6)管理人员查看软件调整信息以进行数据分析;本发明能够自行对传输数据进行检测,大幅降低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概率,同时使用计算机软件自身携带的防火墙,无需占用计算机处理信道,提高计算机运行效率,能够对异常的扩充数据进行过滤,降低软件运行崩溃概率,降低用户数据遗失概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功能扩充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数据融合的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动态扩充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由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由软件组成的部分,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是计算机中的非有形部分,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计算机程序是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的符号化指令序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软件所要具备的功能也开始不断增加,计算软件功能动态扩充成为现如今开发人员需要不断优化的方向;因此,发明出基于数据融合的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动态扩充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00102692.5公开了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动态扩充方法,该发明虽然不需要使用中断例程,也不需要修改应用程序之原始程序码,就可以实现扩充应用程序之软件功能,但是无法对异常数据进行过滤,容易导致软件发生运行错误,提高用户数据遗失概率,降低用户使用体验,此外,现有的基于数据融合的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动态扩充方法无法对传输的数据监测,电脑感染病毒风险较高,无法有效的保护计算机系统;为此,我们提出基于数据融合的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动态扩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基于数据融合的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动态扩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数据融合的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动态扩充方法,该扩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对扩充数据进行异常筛选:计算机软件通过各组信道定期与外部扩充平台通信连接,并从各扩充平台中抓取扩充数据,同时对各组扩充数据进行异常筛选处理;
(2)对扩充数据进行功能融合并记录:该软件内网自行构建JDL模型,并接收筛选完成的扩充数据,通过JDL模型对各组扩充数据进行功能融合处理生成扩充功能模块,并将其导入扩充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同时构建功能表记录扩充数据库中的各组扩充功能模块;
(3)接收用户选择信息并进行标记:将功能表反馈给用户进行查看,并从功能表中勾选需要扩充功能模块,选择完成后,该计算机软件对功能表中用户选择的扩充功能模块进行标记;
(4)对软件进行扩充处理并对其进行风险管控:依据功能表中标记的扩充功能模块从扩充数据库中提取对应扩充功能模块,并将其与该计算机软件I/O接口进行通信连接以进行功能扩充,同时软件防火墙对I/O接口传输的数据进行风险监控;
(5)对软件功能进行调整优化:计算机软件自行构建优化神经网络以接收用户意见信息,并依据各组用户意见对该计算机软件功能进行调整优化;
(6)管理人员查看软件调整信息以进行数据分析:构建扩充优化日志以对软件调整信息进行记录,并将记录完成的扩充优化日志上传至管理平台,管理人员查看扩充优化日志,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步骤(1)中所述扩充数据进行异常筛选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构建隔离模型,同时通过隔离模型对扩充数据总数进行统计,并构建扩充数据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大克,未经曾大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54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