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流控芯片-PCR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25427.9 | 申请日: | 2022-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杜彦丹;赵志军;李翔;董占柱;孙欣;陈昊;包春喜;郝明媛;李英智;牛艺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彦丹;陈昊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06;C12Q1/686;C12Q1/6837;C12N15/11;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内蒙古欣洋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10 | 代理人: | 刘永珍 |
| 地址: | 02215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流控 芯片 pcr 技术 检测 布鲁氏菌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PCR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包括对待测样本进行目的DNA的提取、PCR扩增以及反向斑点杂交,其中:采用NaI磁珠法对待测样本进行目的DNA的提取;以提取获得的DNA为模板,采用针对布鲁氏菌BCSP‑31基因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产物在杂交膜上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其中,杂交膜上固定有针对布鲁氏菌BCSP‑31基因设计的检测探针。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利用微流控芯片全自动进行,安全、快捷、及时、精准,本发明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布鲁氏菌的诊断率和诊断准确率,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及系统,具体而言,是关于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PCR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布鲁氏菌(Brucella,亦称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不运动细菌,其侵入机体会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人群易感。对病原及早、快速、准确地检测并确诊至关重要。检测出布鲁氏菌是诊断布鲁氏菌病的金标准,然而,由于布鲁氏菌培养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采用传统培养检测方法往往会延误诊断及早期治疗,故不能成为诊断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方法。目前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以实验室检查为主,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手段等综合判断。
现有检测布鲁氏菌的常用技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血液培养技术耗时长、检出率低;虎红平板凝集、试管凝集特异性不高;补体结合试验敏感性低;传统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技术,血液中布鲁氏菌核酸提取过程繁琐,提取效率不高,稳定性不好;此外,封闭检测不能得到扩增片段的大小,提高灵敏性的同时污染风险也自然提高。虽然布鲁氏菌的检测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能在任何情况下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
微流控芯片-PCR(Microfluidic Chip PCR,MC-PCR)技术可将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扩增、分析等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并自动完成,具有快速、高通量、低消耗,灵敏、特异等特点。微流控芯片-PCR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HPV、结核、肿瘤、呼吸道病毒、乙肝等疾病的检测。
然而,目前并没有基于MC-PCR技术的布鲁氏菌检测方法的应用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PCR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PCR技术检测布鲁氏菌的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检测方法的引物及探针组合物。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待测样本进行目的DNA的提取、PCR扩增以及反向斑点杂交,其中:
目的DNA的提取:采用NaI磁珠法对待测样本进行目的DNA的提取;
PCR扩增:以提取获得的DNA为模板,采用针对布鲁氏菌BCSP-31基因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
反向斑点杂交:PCR扩增产物在杂交膜上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其中,杂交膜上固定有针对布鲁氏菌BCSP-31基因设计的检测探针。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中,所述待测样本可以为来自个体的离体样本,也可以是环境样本。所述来自个体的离体样本可以为血液样本(例如血清样本)。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是非诊断目的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彦丹;陈昊,未经杜彦丹;陈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5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