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eckhoff系统的全电控制折弯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23191.5 | 申请日: | 2022-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刚;吴海祥;姚扬凤;裘建义;高寅飞;赵烁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D43/02;B21D43/11 |
| 代理公司: | 天津知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49 | 代理人: | 耿树志 |
| 地址: | 312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eckhoff 系统 控制 折弯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eckhoff系统的全电控制折弯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折弯设备领域,包括串联设置且同步运动的多个折弯机组,每个折弯机组均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钳口,钳口由伺服电机驱动,两个钳口上下相对动作,将折弯板材压紧;每个折弯机组均包括上翻板和下翻板,上翻板设在上方的钳口的外侧,下翻板设在下方的钳口的外侧;上翻板由伺服电机驱动,将钳口压紧的板材向下折弯一个角度,下翻板由伺服电机驱动,将钳口压紧的板材向上折弯一个角度;还包括托板,用于放置并定位板材;还包括后夹送,夹紧定位后的板材,然后移动到需折弯长度所对应的位置。本发明无污染,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折弯设备领域,涉及钣金的多道折弯处理,尤其涉及基于Beckhoff系统的全电控制折弯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折弯机多是半自动化的,设置有钳口、下翻板、后挡料三个动作,为了满足强度要求,需要配液压站,由液压站提供压力给油缸,用油缸带动钳口和下翻板动作;其中的后挡料动作由变频电机定位,该后挡料的设置只是人工推板的一个靠板基准,并没有控制板材移动的能力,需要人工配合进行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
液压站通过油管连接设备,经常出现漏油、油路堵塞等问题,故障率高,而且在人工配合的过程中,大型钣金的转运和定位重量大,强度高,设备连续作业的话,操作人员的强度跟不上,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是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描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基于Beckhoff系统的全电控制折弯机及其使用方法,全电动控制,不需要液压站,所有动作都由电机完成,清洁无污染,而且从上料到折弯完成,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Beckhoff系统的全电控制折弯机,包括串联设置且同步运动的多个折弯机组,每个所述折弯机组均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钳口,所述钳口由伺服电机驱动,两个钳口上下相对动作,将折弯板材压紧;
每个所述折弯机组均包括上翻板和下翻板,所述上翻板设在上方的钳口的外侧,所述下翻板设在下方的所述钳口的外侧;所述上翻板由伺服电机驱动,将钳口压紧的板材向下折弯一个角度,所述下翻板由伺服电机驱动,将钳口压紧的板材向上折弯一个角度;
还包括托板,伸出钳口后用于放置板材,利用摩擦力带动板材前后运动,缩回后将板材拖入到内部基准位置,做折弯准备;
还包括后夹送,夹紧定位后的板材,然后移动到需折弯长度所对应的位置。
进一步的,多个折弯机组的钳口采用同一个动力源,由同一个伺服电机通过齿轮机构和传动轴驱动;多个所述上翻板采用同一个动力源,由同一个伺服电机通过齿轮机构和传动轴驱动;多个所述下翻板采用同一个动力源,由同一个伺服电机通过齿轮机构和传动轴驱动。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托板均由对应的伺服电机驱动,通过齿轮齿机构驱动实现前后伸缩运动;每个后夹送均由对应的伺服电机驱动,通过齿轮齿机构驱动实现前后伸缩运动,通过气缸连杆结构实现夹紧和松开。
进一步的,还包括PLC控制系统,PLC基于EtherCAT通信协议与伺服电机通信,PLC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计算机和基于Beckhoff系统的工控机,上位机计算机将折弯板材的长度、角度生产数据通过网络发送到基于Beckhoff系统的工控机。
基于Beckhoff系统的全电控制折弯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角度校准,采集所有角度对应的伺服位置值并存储于上位机计算机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31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