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换向器内径测量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17962.X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佰事昌机电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业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4 | 代理人: | 陈俊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换向器 内径 测量 装置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全自动换向器内径测量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以及与操作台连接的理料机构、进料轨道、送料机构、顶出机构、测量机构、出料机构、分料机构,通过将全自动换向器内径测量装置涉及多个用于实现换向器全自动内径测量的机构,使得通过全自动化的内径测量装置替代现有人工的方式进行测量,使得可实现全自动化高效测量,可适应批量,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以及相对比于其他用于换向器内径测量的设备而言,其操作的复杂性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换向器内径测量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换向器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换向器,也称“整流子”,是用于直流电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电枢上的一个重要部件。换向器的组成为:由云母片隔开的许多铜片组成的圆筒形或盘形,每一铜片同某几个电枢绕组元件相连接。
此类换向器,在出厂前还会进行相应的检测,其中检测方面主要为针对换向器内径尺寸等方面,现有的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检测,由此造成了效率低下,不适应于批量测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向器内径尺寸高效测量的全自动换向器内径测量装置及其对应的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全自动换向器内径测量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操作台、以及与操作台连接的理料机构、进料轨道、送料机构、顶出机构、测量机构、出料机构、分料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全自动换向器内径测量装置涉及多个用于实现换向器全自动内径测量的机构,使得通过全自动化的内径测量装置替代现有人工的方式进行测量,使得可实现全自动化高效测量,可适应批量,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以及相对比于其他用于换向器内径测量的设备而言,其操作的复杂性低。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进料轨道上开设有出料口,送料机构包括送料臂,送料机构的送料臂与进料轨道上的出料口相通,顶出机构上包括有顶出轴,测量机构包括气规测头,所述的顶出轴与气规测头相对,并呈同一直线式分布,所述的送料臂与相对的顶出轴及气规测头呈交错式分布,且所述的送料臂于进料轨道上的出料口与相对的顶出轴及气规测头之间作进给及伸缩复位动作,顶出机构上的顶出轴于朝向气规测头的一侧作进给顶料动作,并构成送料机构上换向器的顶出进料,所述的出料机构分布于靠近气规测头的区域,通过所述的出料机构构成换向器检测后的出料,分料机构分布于出料机构出料终点位的区域。
通过上述设置,确保了全自动换向器内径测量装置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实施的可靠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测量机构还包括气规夹头,气规测头连接于气规夹头,通过所述的气规夹头构成气规测头的限位,气规夹头外接有电子气动量仪,该外接的电子气动量仪通过软管与气规夹头连接,且通过所述的电子气动量仪构成换向器内径检测数据的显示。
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换向器于装置上进行可靠的自动化检测,也确保了可靠。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测量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操作台上的夹座,通过气规夹头连接于夹座上,构成气规测头于测量机构的上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气规测头于测量机构上可靠安装及连接,确保了气规测头的可靠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分料机构包括产品回收通道、通道分割片与分割片驱动气缸,所述的产品回收通道与操作台连接,操作台相对于产品回收通道形成有下料口,该下料口与产品回收通道相连,所述的产品回收通道为“一进二出式”结构,所述的通道分割片设于“一进二出式”产品回收通道中“二出”通道分割线的位置,所述的通道分割片于“二出”通道分割线的位置作旋转运动,形成“二出”通道中控制某一通道的开启或关闭,构成区别并回收合格品与非合格品,通过所述的分割片驱动气缸,构成驱动通道分割片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佰事昌机电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佰事昌机电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79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