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阀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14726.2 | 申请日: | 2022-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7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沙海建;王傅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盾安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85 | 分类号: | F16K11/085;F16K27/06;F16K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西江 |
| 地址: | 3118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通阀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阀,多通阀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以及第三出口,进口与第二出口位于一排,第一出口和第三出口位于另一排;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阀芯上设置有多个连通结构,多个连通结构沿周向排布在阀芯上,每个连通结构包括进腔、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进腔与进口相适配,第一腔室与第一出口相适配,第二腔室与第二出口相适配,第三腔室与第三出口相适配,阀芯通过多个连通结构以使进口与第一出口连通、第二出口连通、第三出口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通阀连通模式较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通阀。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多通阀具有多个流道口,多个流道口呈两排两列排布,其中一个流道口为进口,其余流道口为出口。现有技术中,可实现进口分别与其相邻的两个出口连通,但是不能实现与进口呈对角分布的出口相连通,使得现有的多通阀的连通模式较少,无法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通阀连通模式较少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阀,多通阀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以及第三出口,进口与第二出口位于一排,第一出口和第三出口位于另一排;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阀芯上设置有多个连通结构,多个连通结构沿周向排布在阀芯上,每个连通结构包括进腔、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进腔与进口相适配,第一腔室与第一出口相适配,第二腔室与第二出口相适配,第三腔室与第三出口相适配,阀芯通过多个连通结构以使进口与第一出口连通、第二出口连通、第三出口连通。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阀芯上设置有多个连通结构,每个连通结构的进腔与壳体上的进口相适配,连通结构的第一腔室与第一出口相适配,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与第二出口相适配,连通结构的第三腔室与第三出口相适配,阀芯通过连通结构使进口与第一出口连通、第二出口连通、第三出口连通。采用上述方案,连通结构能够使进口与第三出口连通,从而能够实现流体从进口流入且从第三出口流出的流通模式,进而能够增加多通阀的流通模式,扩大多通阀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多个连通结构包括第一连通结构,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一腔室与第一连通结构的进腔相互独立,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与第一连通结构的进腔连通,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三腔室与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连通,阀芯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内,且位于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与第二出口之间,以使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与第二出口隔断。上述结构能够使进口与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和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三腔室连通。且第一隔板设置在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内,能够使流体不从第二出口流出,从而实现了进口仅与第三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阀芯包括顶板、主体以及底板,顶板和底板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两端,多个连通结构设置在主体上,阀芯上还设置有拔模结构,拔模结构与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对应设置。由于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因此设置拔模结构能够便于在铸造阀芯和第一连通结构时将模具取出。
进一步地,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靠近底板设置,拔模结构包括拔模孔和盖板,拔模孔设置在底板上,盖板位于底板的外侧,盖板能够封堵拔模孔。拔模孔设置在底板上,拔模孔与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对应设置,能够在铸造时较快速地将第一连通结构的第二腔室内的模具取出。盖板封堵拔模孔,能够避免流体从拔模孔处泄露。上述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拔模孔的远离主体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焊接筋,焊接筋环绕在拔模孔的外周;盖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台阶段、第二台阶段和第三台阶段,第一台阶段、第二台阶段和第三台阶段的周向结构尺寸逐渐变大,第一台阶段穿设在拔模孔内,第三台阶段的朝向主体的端面与焊接筋的端面相贴合,且第三台阶段与焊接筋固定连接。设置焊接筋,能够增大盖板与焊接筋相接触的面积,且能够提高焊接筋与盖板连接稳定性,提高焊接筋与盖板之间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盾安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盾安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4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