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稳定性、高浓度姜黄提取物水溶液及其配制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9355.9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唐传核;李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29/00;A23P10/30;A61K36/906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性 浓度 姜黄 提取物 水溶液 及其 配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功能性食品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高浓度姜黄提取物水溶液及其配制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将酪蛋白酸钠分散于水中,水化,调节溶液的pH至碱性;将姜黄提取物的粉末直接加入碱性溶液蛋白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且混合均匀后回调pH至中性;去除不溶物,得到所述高稳定性、高浓度(姜黄素含量最高可达30mg/mL)的姜黄提取物的水溶液。本发明基于酪蛋白组装原理,利用蛋白质的结构特性,仅通过调控pH实现蛋白质对姜黄素的增溶与保护,得到高稳定性、高浓度的姜黄提取物水溶液。配制过程中无需有机溶剂和离液剂的添加,且对环境温度无要求,并显著提高其中姜黄素的热稳定性和体外模拟消化保留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食品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高浓度姜黄提取物水溶液及其配制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代谢性的疾病是全球性的大流行病,而患有代谢综合征(MetS)的成年人的数量也日趋增多。对于改善这种情况,药理学的干预措施成本高昂,并伴有不良副作用,而营养疗法仍然是预防、治疗和提升居民身体素质的核心,功能性保健食品应运而生。在食品中加入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活性肽、多酚类抗氧化物质等是目前研发功能性食品的主要途径。
姜黄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姜黄素。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粉末,是一类从姜黄根茎部提取的低分子量的、天然的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利胆、降脂、抗菌、抗肿瘤、改善肠胃功能等生物功能活性,因此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保健品和药品行业。近年来,姜黄素的生物功能活性有用于护肝、护理关节炎的功效,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姜黄素水溶性极差,在水中的溶解度不足20ng/mL,水溶性的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姜黄素作为天然色素的应用场景;同时姜黄素晶体的稳定性差,对光、热、铁离子等金属离子敏感,在光照、加热的环境中极易分解,在复杂体系中难以保持稳定。以上缺陷限制了姜黄素在保健品、药品、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制约了其工业化生产及进一步应用。
为解决姜黄素的水溶性差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专利《一种姜黄素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提到将姜黄素与吐温20/60/80等乳化剂混合,乳化后得到乳化液;并乳化液研磨,过滤后得到姜黄素制剂,以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专利《一种提高姜黄素水溶性的方法及应用》中提到以乙醇和植物糖原水溶液共溶姜黄素,经过振荡平衡后离心,以提高姜黄素在上清液中的溶解度。近年来,食物蛋白具有无毒、成本低、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关注。蛋白质或合成高分子包埋可有效地提高姜黄素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因此常被用作纳米载体以改善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专利《一种高荷载姜黄素大豆蛋白纳米制品的制备方法》提出以加热变性的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姜黄素载体的方法,姜黄素以乙醇溶液的形式加入,再通过旋蒸去除乙醇,提高了姜黄素水溶性和稳定性;专利《一种蛋白自组装包埋难溶活性物质纳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使用尿素诱导蛋白解离,直接加入姜黄素粉末,再透析去除尿素以实现蛋白对姜黄素等活性物质的荷载。但这些方法的问题在于:存在姜黄素含量低、载体生物可降解性差的缺点;且制备过程需要先引入有机溶剂(如乙醇等)或离液剂(如尿素)然后再去除,导致过程复杂繁琐、成本高,甚至需要添加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的物质,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高浓度姜黄提取物水溶液及其配制方法与应用,溶液中姜黄素浓度最高可达30mg/mL。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稳定性、高浓度姜黄提取物水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蛋白溶液,并将pH调至碱性;
(2)将姜黄提取物固体粉末加入步骤(1)所得的碱性蛋白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3)将步骤(2)所得反应液pH回调中性,去除不溶物,得到所述高稳定性、高浓度姜黄提取物的水溶液。
优选地,步骤(1)所述蛋白溶液为酪蛋白酸钠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9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