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09040.4 | 申请日: | 2022-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荣;杨平;周祥俊;刘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融极浩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8;C12N9/42;C02F3/34;C02F11/02;C12R1/10;C12R1/07;C12R1/125;C12R1/8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4012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纤维素酶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产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菌剂:地衣芽孢杆菌25~40份、胶冻样类芽孢杆菌25~40份、枯草芽孢杆菌15~25份、酿酒酵母15~25份;所述各菌剂中菌的浓度为1.0×109~1.5×109个/ml。本发明所述复合菌剂能够解决传统化粪池中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慢、清掏频率大、化粪池出水的污水系统负荷增加、运行要求和维护成本等问题,能够有效分解水中纤维素,使污水处理中以污泥形式存在的纤维素的量得以减少,减轻处理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将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环境成份清除、降解做无害处理,其中化粪池作为一种传统的环保设施,在处理农村粪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化粪池中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导致化粪池底部沉积污泥,化粪池清掏时间一般为3个月到一年,清掏频率低,使得化粪池出水的污水系统负荷增加,运行要求和维护成本提高。尤其是化粪池排污水中所含的纤维素,给后端尤其是农村污水的分散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不利于农村粪污的分散处理模式。所以现在亟待寻找一种能够高效处理农村粪污污水的方法以解决农村污水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复合菌剂能够解决传统化粪池中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慢、清掏频率大、化粪池出水的污水系统负荷增加、运行要求和维护成本等问题,能够有效分解水中纤维素,使污水处理中以污泥形式存在的纤维素的量得以减少,减轻处理负荷。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复合菌剂,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菌剂:地衣芽孢杆菌25~40份、胶冻样类芽孢杆菌25~40份、枯草芽孢杆菌15~25份、酿酒酵母15~25份;所述各菌剂中菌的浓度为1.0×109~1.5×109个/m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产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地衣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分别活化培养,得到原种;
(2)将步骤(1)得到的原种进行发酵扩大培养,得到发酵菌液;
(3)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菌液分别接种于纤维素酶富集培养基中培养;
(4)将步骤(3)得到的菌液混合得到产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复合菌剂。
进一步地,步骤(1)中活化培养的温度为28~32℃,活化培养的时间为24~48h,活化培养时的震荡频率为160~170rpm。
进一步地,步骤(2)中发酵扩大培养时原种的接种体积比例为1~5%,所述发酵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LB培养基。
进一步地,步骤(2)中发酵扩大培养的温度为28~32℃,发酵扩大培养时搅拌的转速为100~150r/min,溶解氧为2~3mg/L,当发酵菌液中微生物总菌数达到1.0×109~1.5×109个/ml时停止发酵。
进一步地,步骤(3)中纤维素酶富集培养基以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牛肉膏1~3g/L、蛋白胨4~6g/L、纤维素粉22~28g/L、硫酸铵1~2g/L、磷酸二氢钾0.5~1.5g/L、氯化钠0.2~1g/L、七水硫酸镁0.2~1g/L,所述纤维素酶富集培养基的pH值7.1~7.3。
进一步地,步骤(3)中培养的温度为28~32℃,培养的时间为24~72h,培养时震荡频率为160~17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融极浩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融极浩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90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