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盐碱草酸青霉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6971.9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7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杉杉;徐延平;葛振宇;徐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36;C09K17/14;C09K101/00;C09K109/00;C12R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陶敏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 草酸 青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盐碱草酸青霉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耐盐碱草酸青霉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628的草酸青霉菌进行驯化;S2:在高盐碱条件下对驯化后的草酸青霉菌进行发酵;其中,高盐碱条件包括:盐浓度为10%以上和pH值为11以上。本发明对草酸青霉菌CGMCC No.12628进行驯化,能够在高盐碱条件下发酵产孢,制备得到的耐盐碱草酸青霉菌剂不仅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同时可以应用于极端的重度盐碱土环境,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并且有效改善了土壤的pH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盐碱草酸青霉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CN 103695317 A公开了一种具有耐受重金属特性的草酸青霉菌剂的生产方法,高效解磷草酸青霉菌是从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的铅锌矿表层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来的,具有耐受多种重金属的特性;该生产方法主要是以甘薯淀粉废水和菌糠废渣为主要培养基原料,采用液态-固态联合发酵的方法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pH接近中性。
CN 110499256 A公开了一种降解有机酸臭的草酸青霉菌及其放大培养方法,从堆积的奶牛养殖粪便采集样本,将样本接种于筛选培养基,筛选培养基中加入了多种抗生素、多种有机酸、吲哚和粪臭素对样本中的菌进行诱导驯化培养并分离纯化,得到草酸青霉DH-1,该草酸青霉DH-1的处理温度为25-40℃,pH值为4.0-9.5,在此温度和pH值条件下,草酸青霉DH-1的生长速度最快,降解效率最高。
CN 110484452 A公开了一种能降解稻草产2-苯乙醇的草酸青霉及其应用,草酸青霉T1具有良好的纤维素降解能力,能够产生纤维素酶,且具有较强的内切葡萄糖苷酶活性、滤纸酶活性、外切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能够降解稻草秸秆产生2-苯乙醇,该降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培养基的pH 7.0,种子培养基pH 6.0,发酵产酶培养基pH自然。
CN 101914450 B公开了一种堆肥生物脱水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菌剂以草酸青霉菌株F12 CGMCCNo.3682为菌种,菌剂接入高含水率畜禽粪便发酵10-15天后,含水量可下降10-20%,生产发酵罐培养基pH4-6。青霉菌株F12的最适产酶pH值在5-6之间,该菌株的CMCase和FPA表现基本一致,在pH值5-6以外,随着pH值增大或减小,CMCase和FPA均有减小的趋势,当pH值达到9时,几乎测不到酶活。
现有的草酸青霉菌虽然具有显著的解磷效果,然而只能在中性、偏酸或是弱碱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发挥作用,在碱性环境下难以生长。据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不完全统计,全球盐碱地占世界面积10亿hm2,我国盐碱地占地面积1亿hm2,排第三位。我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和改良盐碱地,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盐碱草酸青霉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耐盐碱草酸青霉菌剂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可以应用于极端的重度盐碱土环境,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并且有效改善了土壤的pH环境。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盐碱草酸青霉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628的草酸青霉菌进行驯化;
S2:在高盐碱条件下对驯化后的草酸青霉菌进行发酵。
本发明的草酸青霉菌已于2016年6月23日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2628。
本发明的高盐碱条件指的是盐含量和碱含量较高的条件,对高盐碱条件不作严格限制;具体地,高盐碱条件可以包括:盐浓度为10%以上、pH值为11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69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