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超深竖井井身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5061.9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8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斌;毛锦波;赵红刚;李亚隆;候永川;陈永刚;于海涛;陈立强;李明;陈凯;王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03 | 分类号: | E21D1/03;E21D1/06;E21D7/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精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8 | 代理人: | 周建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竖井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直径超深竖井井身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施工准备;步骤2,锁口圈施工;步骤3,吊盘组件及封口盘安装;步骤4,井身一次衬砌;步骤5,井身二次衬砌,待步骤4中井身一次衬砌模筑混凝土施工至井底设计标高后,采用液压滑模自下而上同步施工,进行井身二次衬砌与中隔板至井口设计标高。本发明通过井身一次衬砌的短掘短衬方法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地貌,施工技术技术风险低,能够用于及早形成正洞通风通道,缓解正洞通风压力。采用井身二衬及中隔板采用液压滑模自下而上同步快速施工,节约施工工期,能尽早的形成主洞工作面,工序简单,缩短工期,节约成本,适用于大直径超深通风竖井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直径超深竖井井身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长大隧道施工中,通常为缩短隧道建设工期,增加正洞施工工作面,或利用竖井的“烟囱”效应,缓解正洞的通风压力,排除长大隧道施工及运营过程中洞内的污浊空气。自2005年~2020年我国典型竖井建设情况,成井的方式有正井法和反井法,竖井直径由3.5m逐渐扩大至11.2m,井身的衬砌形式多为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和二衬平行作业,支护工序较为复杂,不仅增加施工工期还增加施工风险,成井施工速度慢,同时也无法辅助正洞施工或者缓解正洞通风压力。
在水电工程施工经验中,超深竖井一般采用反井法施工,公路隧道深大竖井也延续了水电工程超深竖井反井法的施工工法,可形成正洞通风通道,但前提条件主洞须提前施工至竖井位置,竖井建设工期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对长大隧道有着通风作用的深大竖井施工,采用正井法便于操作,安全风险小,可提前开工,工期制约因素少,能及早形成正洞通风通道,缓解正洞通风压力。结合新疆某22.13km级特长隧道,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需要兼顾施工期及运营期正洞的通风作用,还需要避免反井工法施工的多道扩孔工序。
鉴于上述情况,亟待研究一种大直径超深竖井井身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正洞钻爆的施工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能灵活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地质,并且施工技术风险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直径超深竖井井身施工方法,用于及早形成正洞通风通道,缓解正洞通风压力。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直径超深竖井井身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施工准备,对井架基础、主提基础、副提基础以及凿井绞车基础进行加固;步骤2,锁口圈施工,开挖锁口圈基坑,钢筋绑扎,安装钢模板,浇筑锁口圈混凝土,进行锁口圈混凝土回填后进行分层地面组装井架组件,施工完成之后安装主提、副提、井架组件、绞车群天轮以及钢丝绳,安装完成后进行井口段掘进;步骤3,吊盘组件及封口盘安装,待步骤2中井口段掘进30m后,进行吊盘组件吊挂,吊挂完成后,安装提升、通风、排水、供水、运输、监控、信号通讯系统、地面出渣系统、压风系统及供电系统,安装校验后进行井身基岩段掘进;步骤4,井身一次衬砌,井身一次衬砌模筑混凝土施工采用短掘短衬的施工方法;步骤5,井身二次衬砌,待步骤4中井身一次衬砌模筑混凝土施工至井底设计标高后,施工至井底设计标高待马头门二衬施工完成后,采用液压滑模自下而上同步施工,进行井身二次衬砌与中隔板同步施工至井口设计标高。现有技术中,在水电工程施工经验中,超深竖井一般采用反井法施工,公路隧道深大竖井也延续了水电工程超深竖井反井法的施工工法,可形成正洞通风通道,但前提条件主洞须提前施工至竖井位置,竖井建设工期无法满足要求。针对上述情况,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大直径超深竖井井身施工方法,相对于反井法而言,不受正洞钻爆的施工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能灵活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地貌,施工技术风险低。井身二衬及中隔板采用液压滑模自下而上同步快速施工,节约施工工期,能尽早的形成主洞工作面,工序简单,缩短工期,节约成本,适用于大直径超深通风竖井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5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承重钢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差分GPS的施工辅助导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