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角网格的二次圆方程旅行时插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0554.3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9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邓飞;杨中山;董秀军;余思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1V1/28;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角 网格 二次 方程 旅行 时插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的二次圆方程旅行时插值方法,通过设定当前所遍历的三角形(其中的两顶点A,B为已知点,第三个顶点C的坐标为待插值,点D为AB边上任意一点,点M为AB边的中点),并根据两顶点A、B计算其中点旅行时,然后结合两顶点以及中点坐标和旅行时,构造当前遍历三角形的圆方程函数,然后结合三角形内部旅行时表达式,并根据费马原理采用Ferrari法求解一元四次方程,即可获得当前遍历三角形顶点C的最短旅行时。本发明从波的传播特点出发,通过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中心点构造辅助圆,并构造非线性旅行时插值,相比传统的LTI等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数值精度,具有更少的计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三角网格的二次圆方程旅行时插值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地球内部的结构了解越发深入,层析成像技术也成为了进行研究的有力工具,而射线追踪方法则是地学层析成像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射线追踪方法是基于斯奈尔定律和惠更斯原理,来模拟地震波的传播运动学特征,其本质是在给定的震源激发点和接收点之间的两点射线追踪问题。
随着更加深入的研究,涌现了很多改进的新型算法。Sethian和Popovici(1999)提出了一种快速行进法(FMM),采用迎风差分格式求解局部eikonal方程。Asakawa和Kawanaka(1993)提出了线性旅行时插值(LTI)方法。其中,FMM方法因为其基于差分格式进行运算,所以适用于规则的矩形网格,易于计算高阶差分以提高其自身精度。但由于实际情况下地表起伏较大,矩形网剖分误差较大,边缘锯齿化,并不能很好的贴合外轮廓,因而不能灵活处理因复杂地形引起的不规则计算边界问题。
LTI是一种线性旅行时插值算法,其更容易适用于三角网格上进行计算,当实际情况下地表起伏较大时,三角网格可以更好的贴合地表外轮廓。由于射线追踪的线性旅行时插值对于快速模拟旅行时很重要,因此LTI在地球物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将LTI方法应用至震源激发点上的主要流程如下:
A1、首先计算包含震源激发点的三角网格的三个顶点的旅行;将三个顶点标记为固定点,并且将它们加入到可到达点(已经计算过旅行时的网格结点,但不确定求得了最小旅行时)表Q;
A2、判断表Q是否为空,若为空,算法结束;若不为空,则从表Q中找出旅行时最小的点Pi,判断Pi是否为固定点(已经确定求得了最小旅行时的网格结点);
A3、从表Q中找出旅行时最小的点Pi,若Pi不是固定点,将其标记为固定点;
A4、以Pi为子震源激发点(在每一轮计算中,从当前所有可到达的结点中找出的、未做过子震源且旅行时最小的结点),遍历所有与Pi点共边的邻接点Pj;
A5、若Pj是固定点,且ΔPiPjPk的另一点Pk不是固定点,则利用线性旅行时插值公式(LTI),以Pi—Pj为扩展边,插值计算Pk点的旅行时tk;
A6、如果tk小于Pk点已有旅行时Tk,则令Tk=tk;
A7、如果Pk原来不是可到达点,则将Pk加入到表Q中;
A8、将Pi点从表Q中去除,返回步骤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0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