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部件装配方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93597.3 | 申请日: | 2022-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4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明;周泽;傅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65/12 | 分类号: | B62D6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徐晨影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汽车 部件 装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部件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装配汽车的部件信息,所述部件信息包括多个部件的部件参数和多个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所述多个部件之间基于螺栓连接;
根据所述部件信息构建所述待装配汽车的悬架动力学模型,所述悬架动力学模型用于表征在至少一种工况下的所述待装配汽车的多个部件之间的受力信息;
根据所述多个部件的受力信息确定所述待装配汽车在至少一种工况下的螺栓载荷信息;
根据所述螺栓载荷信息确定所述螺栓的装配力矩,所述装配力矩用于装配连接所述多个部件的螺栓;
根据所述装配力矩对所述待装配汽车的所述多个部件执行装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部件信息构建所述待装配汽车的悬架动力学模型,包括:
根据多个部件的部件参数分别构建各个部件的模板文件;
根据多个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所述各个部件的模板文件构建所述待装配汽车的悬架动力学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装配汽车的部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两种部件的部件信息:
前悬架、后悬架、转向系统、前稳定杆、前轮胎、后轮胎、后稳定杆。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个部件的受力信息确定所述待装配汽车在至少一种工况下的螺栓载荷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部件的受力信息确定所述待装配汽车在以下至少一种工况下的螺栓载荷信息:
前行制动、转弯、倒车障碍物冲击、转弯过坑冲击、整车过坎冲击、整车过坑冲击、前行冲击、倒车冲击、无定向障碍物冲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个部件的受力信息确定所述待装配汽车在至少一种工况下的螺栓载荷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部件的受力信息确定所述多个部件之间的螺栓载荷类型和载荷参数;
根据所述螺栓载荷类型和载荷参数确定连接在所述多个部件之间的螺栓规格;
根据所述螺栓规格确定所述待装配汽车在至少一种工况下的螺栓载荷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螺栓载荷信息确定所述螺栓的装配力矩,包括:
根据所述螺栓载荷信息确定所述螺栓的拧紧系数;
根据所述螺栓的拧紧系数以及在至少一种工况下的所述待装配汽车的多个部件之间的受力信息确定所述螺栓的载荷范围;
根据所述螺栓的载荷范围和预设安全系数确定所述螺栓的装配力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螺栓的拧紧系数以及在至少一种工况下的所述待装配汽车的多个部件之间的受力信息确定所述螺栓的载荷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受力信息确定装配所述螺栓的最小夹紧力;
根据所述受力信息确定至少一种工况下的多个部件之间的夹紧力变化参数;
根据所述最小夹紧力、所述夹紧力变化参数和所述螺栓的拧紧系数确定所述螺栓的载荷范围。
8.一种应用于汽车的部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待装配汽车的部件信息,所述部件信息包括多个部件的部件参数和多个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所述多个部件之间基于螺栓连接;
构建模块,根据所述部件信息构建所述待装配汽车的悬架动力学模型,所述悬架动力学模型用于表征在至少一种工况下的所述待装配汽车的多个部件之间的受力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多个部件的受力信息确定所述待装配汽车在至少一种工况下的螺栓载荷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根据所述螺栓载荷信息确定所述螺栓的装配力矩,所述装配力矩用于装配连接所述多个部件的螺栓;
执行模块,根据所述装配力矩对所述待装配汽车的所述多个部件执行装配。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35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